榛子适合什么地方出产

2025-05-14 09:29:1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榛子分布很广,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的温带均有榛树分布。

土耳其:世界榛子的主要生产国,其榛子产量占全球榛子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榛子产品为该国带来高达12%外贸销售额。

中国:榛子在中国的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全国22个地区都有榛属植物分布,资源丰富,特别是东北、山西、内蒙古、山东以及河南等地,均分布有很大面积的榛子林。

其余国家:榛子的主要生产国还有西班牙、意大利及美国。

扩展资料:

榛子的生长习性:

1.特征:榛子的叶互生,阔卵形至宽倒卵形,边缘长有不规则的重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脉上有短而柔的毛,长5-13 cm,宽4-7 cm;叶柄长1-2 cm,细毛密布;托叶小,易早落。花为单性,雌雄同株。

2.气候:榛子耐寒,可度过-30 ℃的严冬。喜湿润的气候,年降水量 700-1200 mm的地区适宜栽种。

3.光照:喜光,充足的阳光利于榛子的生长发育和结果 。

4.土壤: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壤土、砂土、粘土及轻轻盐碱地上均能生长;对地势要求不高,但若海拔较低,则更利于榛子的生长 。

回答2:

榛子属桦木科(Betulaceae)榛属(CorylusL.)植物。我国榛属植物有8个种两个变种。其中平榛野生资源分布广,量大。

一、分布区域

我国北方有丰富的野生榛,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50年代东北地区约有榛林166.7万亩,年产榛子2500万公斤以上,畅销国内外,但由于缺乏管理及野生榛坚果小,品质差,不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缓慢。

国外,西亚,欧洲地中海沿岸,北美等国家栽培欧榛已有700多年历史,有许多优良品种,为国际贸易市场四大坚果之一。

为发展我国榛树栽培业,自20世纪70年代始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进欧榛品种进行试种,通过实生驯化培训出适于我国栽培的新品种,与原产我国的平榛经种间杂交,还培育抗寒,丰产,大果的杂交新品种。这些品种(系)适于我国北纬36°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与其气候相似地区栽培,近年有较大发展。

二、栽培意义

榛子是一种用途广,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榛子果仁据分析含脂肪51.4%~66.4%,蛋白质17.32%~25.92%,碳水化合物6.6%,水分2.8%~5.8%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榛油中溶解有维生素C,VE,VB等。榛仁可生食,炒食,不仅风味好,且热量高。在食品工业中榛仁是巧克力,糖果,糕点等加工食品的优质原料。榛仁也是榨取食用油及多种工业用油的原料,含油量54%左右,是大豆的2~3倍。榛仁还可入药。油粕可作饲料或肥料,果壳是制活性炭的原料。树皮及果苞含单宁(8.5%~14.5%)可制鞣皮物质和烤胶,榛叶可养蚕。木材可用制手杖,伞柄等。

三、栽培特点

榛子的花为雌雄同株异花,即单性花,先花后叶。雄花为柔荑花序,着生于新稍中上部的叶腋间,雌为头状花序,着生于一年生枝的中上部或短枝丛枝顶部,借风媒传粉。因此,榛树建园应有花期相同或相似的品种作授粉树配置,一般同一园以3个品种为宜,比例可5~6∶1。

不同种类的榛,对温度要求不一。欧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平均气温13~15℃,绝对最低-10℃,极端高温38℃地区。平欧杂交种较欧榛抗寒,适宜年均气温7.5~13℃,最低气温可达-30℃地区栽培。榛子为喜光植物,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在2100小时以上,否则花芽形成少,产量低。榛树喜在肥沃,通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尤其平欧杂交种对土壤要求高,干燥的砂土,粘重土,沼泽地,盐渍地和低洼地均不宜建立榛园。平欧杂交种要求土壤pH值6.5~7.5,欧榛为5.5~7。

榛子的枝条易生根,不定芽易萌发根蘖。因此,通常用压条或嫁接繁殖培育苗木。早春压条用一年生的健壮萌发枝,6月压条用当年生的嫩枝作材料。嫁接育苗,多用平榛实生苗作砧木。

榛子易落花落果,果实空粒和瘪仁率较高。防止的主要措施:①繁殖育苗时要选优良母树;②建园时配置好授粉树,并辅以人工授粉;③加强管理营养充足。

回答3:

野生榛一般都在山区分布。现在有了平欧大榛子,适合区域大大扩展,一般来说东至山东,西至新疆,北至黑龙江,南至长江流域,都是大榛子的适生区域,只要不是盐碱地,和低洼涝地均可发展。榛诚公司作为华北平原的榛子种植引领者,为广大榛农朋友提供各类问题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