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8月20日,在八路军总部彭德怀副总司令统一指挥下,华北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和晋绥军区的八 路军共出动115个团、近40万大军,在250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华北各主要交通沿线大小据点的日伪军出击,主动开 展一场大规模的交通总破击战。
战役分3个阶段:第1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破坏和截断华北敌人的全部交通线,打击重点是正太路。第2 阶段9月20日至9月底,进行系列攻坚战,重点是消灭交通线两侧及深入根据地的敌人据点。第3阶段10月6日至12月 5日,敌军因接连失败,遂调军向华北根据地进行报复“扫荡”,反“扫荡”成为此阶段中心任务。自太行山区至平西、晋西 北、晋察冀、冀东、大青山等地,八路军打了几次歼灭战。
此战役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1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 消灭敌伪据点2993个,缴获大量军械物资。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自此,日军更加紧对华北敌后解放区的“扫荡 ”。
此次大战历时3个半月,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广大群众配合下,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3万人,俘日军281人,俘伪军1400余人,日军投降7人,伪军反正1845人,拔除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桥梁和隧道260多处,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挺)。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代价。百团大战严重地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
历史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