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详细的全球气象资料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从1901-2020年全球逐年/逐月/逐日/逐时气象数据都可以免费获取到。如图中所示,地图上红色密密麻麻的图钉,代表着一个个气象观测站,点击任意一个站点就可以获取该站点的经纬度信息,点击确定即可调取该站点的气象数据。考虑到很多气象站是建了拆、拆了又建,而且早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多气象站。所以一般来说会先查逐年数据,然后根据该站点能提供的年份去查对应的逐月数据,最后再细化到逐日/逐时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事实上我们更关心的还是气象数据的准确性,所以会发现系统里有不同的数据栏目如:实测数据、网格数据、年鉴资料等。它们的来源不尽相同,实测是NOAA的地面观测资料、网格是NASA的卫星反演产品、年鉴资料由国家统计局颁布相当于一个标准的参照。比如同一个地域的降水量,不同栏目获取到的数据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其实这对数据分析和科研来说是一件好事,多渠道的数据相互比对,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地理遥感生态网平台发布的气象数据包括有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蒸发、风向风速、日照等多种指标。
风速是指空气相对于地球某一固定地点的运动速率。一般来讲,风速越大,风力等级越高,风的破坏性越大。平均风速,一定时段内,数次观测的风速的平均值。一般表达方式为[m/s]。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称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
历年气象数据真的不好找,当时费死劲了才弄到,网上要么需要科研单位实名认证才有浏览权限,要么就是数据有偏差,最后付费搞到的,温度湿度能见度,风速风向降水量,还有一大堆空气质量报告,二氧化硫mp10pm2.5含量什么,我电脑里应该还有,但是好像只有2005年至今的,
以下几个专业的气象网站或平台可以查询到:
1、国家气候中心
2、 羲和能源气象大数据平台
平台提供全球任意位置的历史40年及未来7天至2100年的小时级气象数据服务,涵盖实时观测、短期预测与超长期气象预测。基于多源气象数据,平台可自动生成风电、光伏发电功率曲线,并支持用户下载特定气象站点的历史观测数据或通过权威气候模型获取至2100年的超长期预测指标。同时还可以提供多种地理信息数据和260余种更多属性数据定制下载。
3、中国气象局
4、中国教育科研网
5、中国天气网
这里简要说一下羲和能源气象大数据平台的操作步骤:
步骤一:地理位置选择。既可以选择单点数据也可以选择区域平均数据
步骤二:确认数据源。历史数据可选配空择羲和数源、欧洲中期天气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测数据可选择德国气象局
步骤三:输入想查询下载的起止时间,可选历史40年和未来7日至2100年
步骤四:选择所需要的气象数据下载,如降水量,导出小时级数据
步骤五:如需要查询更多数据,可在“更多属性”中进行“检索属性”,比如你说的气温这块,在更多属性里有关于气温的各类情况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