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太宇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下来签订种植大豆是真实的吗?

2025-05-14 02:56:4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我也想知道真假啊

回答2:

大豆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按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熟期适宜、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已通过审(认)定的品种,如湘春豆21号、湘春豆22号、湘春豆23号等。做到每隔3年换种1次。

种子处理

种子包衣:选用优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操作时尽量减少种衣剂与金属的接触,包衣的种子要阴干后播种,种子包衣能增加种子的抗逆性。

酸性土壤种植大豆,采用钼酸铵拌种,每公斤大豆种子用钼酸铵1克~1.5克,配制1%~1.5%的钼酸铵溶液喷在种子表面拌匀,阴干后播种。

翻耕整地

稻田种植春大豆,在冬前翻耕,翻耕后按宽2~3米分厢,开好厢沟、腰沟、围沟,春季抢晴天精细整地。要求土壤细碎,无暗垡,厢面平整。冬季空闲的旱土,在冬前翻耕,冬季种蔬菜的旱地,在收完蔬菜之后抢晴天翻耕,翻耕后按宽2~3米分厢开沟,精细整地。

播种

在5厘米土层日平均温度达到10~12℃时开始播种,中低海拔地区3月底至4月初为适宜播种期。穴播,行距27~33厘米,穴距17~20厘米,每穴播三四粒种子,浅播薄盖(盖三四厘米厚)。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及水肥条件而定,早熟品种每667平方米栽3~4万株、中熟品种栽 2.5~3.5万株、迟熟品种栽2万株左右。

施肥

大豆底肥每667平方米地施农家有机肥400公斤、钙镁磷肥36公斤,瘠薄土壤还需施尿素100公斤。农家有机肥在管理豆田整地前施入,通过翻地和耕地将肥料翻入耕作层中,化肥在整地时施用,并使之与土壤融合。间作套种或因农事季节安排的关系,不便给大豆施用底肥时,也可以有计划地把底肥施在大豆的前作上。种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有机肥150公斤、尿素4.6公斤、氯化钾10公斤。土壤肥力较高或者已施入大量优质农家肥的地,可不施氮素化肥。

施用方法是将肥料施入播种穴内,施入深度为8~10厘米,肥料与种子要被土壤隔开,这样既可防止烧种、烧苗,又能为大豆苗期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早发。或将肥料与土杂肥堆制后作盖籽肥。中下肥力水平的土壤,苗期追肥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时进行,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或【巴内达碧卡】颗粒复合肥10公斤,或施人粪 250公斤,也可在雨前或雨后将氮素化肥撒施在距大豆植株四五厘米远的行穴间,但切忌肥料直接接触大豆植株,以防烧苗。生长较弱的大豆,开花前或始花期追肥效果较好。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75公斤,氮素化肥应抢在雨前或雨后追施,但应注意防止肥料与植株直接接触。

田间管理

移苗补缺。一般缺苗情况的地块,可就地移苗补栽。移栽时埋土要严密,如土壤湿度小,还要浇水,以保证成活率。为了使移苗补栽的幼苗能迅速生长,在移栽成活后应适当追施苗肥,促进苗齐、苗壮。缺苗严重的则要直接补种。

间苗、定苗。在2片单叶平展时间苗,第1片复叶全展期定苗。间苗时应淘汰弱株、病株及混杂株,保留健壮株。

中耕除草。第1次中耕一般在第1片复叶出现、子叶未落时进行,第2次中耕在苗高20厘米左右、搭叶未封行的时候进行。头次中耕宜浅,第2次稍深,结合追肥培土。

灌溉。在鼓粒期如遇高温干旱王气,有灌溉条件的应适时灌水。以沟灌湿润为宜,防止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

施肥技术

基肥施足

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施肥量占大豆总施肥量的60%-70%,一般是每亩施粪肥500公斤,草木灰100-200千克,配合过磷酸钙50公斤,尿素5公斤做基肥,建议配合碧卡微生物菌肥1-2公斤。(如施用硫酸钾复合肥料一亩地施用60-70公斤配合碧卡微生物菌肥1-2公斤)。翻地前施入,通过翻耕,将肥料施入耕层中。

种肥施好

大豆施肥讲究分层施,种肥施是分层施肥的一种形式,亦是集中施肥。生产中采用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200公斤。配合过磷酸钙10-15千克做种肥。瘠薄的土地还应施入少量的氮肥和钾肥,配合碧卡微生物菌肥1公斤,可减少磷钾元素吸附固定在土壤中,提高肥料利用率,长期施用可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但要注意的是:肥料要与种子分开,以免烧伤种子和幼苗,将种肥施入种子下3-4厘米处。

追肥巧施

所谓巧施,就是将肥料施用在作物生长发育最需要养分的时期。在大豆生产中,根际追肥需要进行2次。第一次是在苗期,此时根瘤菌尚未固氮,正是“氮肥饥饿期”,所以要早施,可结合第一次中耕时追施,每亩施尿素5-10千克配合碧卡微生物菌肥1公斤,可减少尿素的挥发和淋湿,提高氮肥利用率。或者施用复合肥料(15-15-15)10公斤,(对于肥力高、底肥、种肥,幼苗期生长健壮的可以不施或少施)。第二次是开花结荚期,适时追肥对提高开花率和结荚率,减少落花落荚,提高大豆产量有积极的作用。每亩追施尿素2.5-5公斤,配合碧卡微生物菌肥1公斤,可补充大豆在开会结荚期所需要的其他中微量元素,结荚后籽粒饱满并能提高大豆抗逆性。

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也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开花期,结荚期。因大豆根瘤菌的形成需要钼元素,所以一般大豆的根外追肥是钼酸钠、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也可将碧卡微生物菌肥稀释300-500倍,取上清液进行喷施。南北方因土壤质地不同,因此大豆产量差异很大,但是科学的施肥并在作物最佳需肥期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的养分,对作物产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