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金丹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和水法两种。火法大致包括煅(长时间高温加热)、炼(干燥物质的加热)、炙(局部烘烤)、熔(熔化)、抽(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伏(加热使药物变性)等方法。水法大约有下列几种:化(溶解,有时也指熔化)、淋(用水溶解出固体物的一部分)、封(封闭反应物质,长期静置或埋于地下)、煮(在大量水中加热)、熬(在水中长时间高温加热)、养(长时期低温加热)、酿(长时间静置在潮湿或含有碳酸气的空气中)、点(用少量药剂使大量物质发生变化)、浇(倾出溶液,让它冷却)、渍(用冷水从容器外部降温)以及过滤、再结晶等。(王奎克:古代金丹术中的化学成就,见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第232~245页)水法与火法的划分并无十分严格的界限,例如“点”法既属于水法,如点豆腐,又属于火法,如在已经熔化了的红铜液中,加入少量的砒霜,红铜马上就变成了类似银质的白铜,也是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