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散的散读sàn,其中散的意思是由聚集而分离,散布,所以读第四声。
散 sàn sǎn
释义
[ sàn ]
1、由聚集而分离:解~。~会。烟消云~。
2、分发;分给:~传单。
3、排遣;排除:~心。~闷。
[ sǎn ]
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漫。~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了。
2、零碎的;不集中的:~装。~坐儿。
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七厘~。金黄~。避瘟~。
相关组词:散开 驱散 扩散 零散 飞散 散步 散放 遣散 消散 散漫 拆散 散闷 飘散 闲散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康熙字典
【卯集下】【攴字部】散 ·康熙笔画:12 ·部外笔画:8
〔古文〕枚《广韵》《韵会》蘇旱切《集韵》颡旱切,𠀤音伞。㪔,通作散。《易·说卦》风以散之。《礼·曲礼》积而能散。
又《公羊传·庄十二年》散舍诸宫中。《注》散,放也。
又《博雅》布也。《广韵》散,诞也。《增韵》又宂散,闲散。《韵会》不自检束为散。《庄子·养生主》散人又恶知散木。《注》不在可用之数。
又姓。《书·君奭》有若散宜生。《传》散氏,宜生名。
又酒尊名。《周礼·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注》漆尊也,无饰曰散。《仪礼·燕礼》酌散西阶上。《注》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礼·礼器》贱者献以散。《注》五升曰散。○按《周礼》《仪礼》《礼记》《释文》𠀤音素旱反。《韵会》独引此条入去声,非是。盖上去二声可通读也。
又药石屑曰散。《後汉·华陀传》漆叶靑䴴散。
又琴曲名。《晋书·嵆康传》有广陵散。
又《广韵》蘇旰切《集韵》《韵会》先旰切,𠀤音鏾。义同。
又《集韵》相干切。与跚同。《史记·平原君传》槃散行汲。《注》索隐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
三、相关词汇解释
1、散开[sàn kāi]
分散便餐吃完以后,老李一家就散开,各自消遣去了。
2、驱散[qū sàn]
赶走,使散开:~围观的人。大风~了乌云。
3、扩散[kuò sàn]
扩大散布:癌细胞已经~。此消息不得向外~。
4、飞散[fēi sàn]
(烟、雾等)在空中飘动着散开:一团浓烟在空中~着,由黑色渐渐变成灰白。
5、散步[sàn bù]
随便走走(作为一种休息方式):休息时,到河边散散步。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读sǎn:1、没有约束;松开;分散;2、零碎的;不集中的;3、药末。
读sàn:1、由聚集而分离;2、散布;3、排除;4、<方言>解雇。
根据这个词的意境,是由聚集而分离,散布的意思,所以读s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