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烂尾巴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如下:
1、水质的老化引起细菌的大量繁殖。比如工作忙好多天没有换水,或者你有事情出远门几天不在家,回来的时候发现个别的鱼已经出现烂尾或者烂鳍症状。
2、被咬伤后感染细菌。因混养搭配不当,造成被其他鱼咬伤尾部,进而继续导致烂尾。这种情况一般水质不至于较差,所以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治愈率还算比较高的。
3、温度骤变。因气温变化或者换水时温差过大,导致鱼感冒,丧失抵抗力,这时以尾部最为绚丽的热带鱼就会因尾部失去粘液的保护而引起烂尾。此情况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死亡,死亡率最高。
4、气泡病引起的烫尾病。夏季高温是多见(水草缸和就不换水,颜色发绿的水里),包括金鱼在内最容易引起。夏季阳光照射,使池(缸)中水温偏高,水中藻类和水草的光合作用旺盛,使水中的溶氧量饱和,这时会产生气泡,鱼在游动过程中会粘到尾巴上,使鱼因失去平衡而“头下尾上”浮于水面,再被太阳照射,致使尾鳍组织被烫伤。
烂尾病是由于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柱状屈桡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淡水鱼,引起尾鳍及尾柄处充血、发炎、溃烂的一种鱼病。把患病鱼和没患病的鱼分开,除去鱼缸内原有的水,把所有的同缸的鱼放在稀释过的高猛酸钾里,100升水用0.05克高锰酸钾,浸泡时间半小时,鱼缸也要用高猛酸钾洗刷一遍,消毒过后就应该没啥问题了,还有注意鱼缸内有益细菌的培养,有益细菌多了,有害的就少了。
烂尾病是由于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柱状屈桡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淡水鱼,引起尾鳍及尾柄处充血、发炎、溃烂的一种鱼病。把患病鱼和没患病的鱼分开,除去鱼缸内原有的水,把所有的同缸的鱼放在稀释过的高猛酸钾里,鱼缸也要用高猛酸钾洗刷一遍,消毒过后就应该没啥问题了,还有注意鱼缸内有益细菌的培养,有益细菌多了,有害的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