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反恐文件及措施,向全球恐怖主义宣战。
2001年9月19日,布什总统签署了《爱国者法案》,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赋予有关当局更多的侦查和搜查权,并加强了对移民和外国留学生的跟踪和控制。
2002年4月,美国防部组建新的“北方司令部”,负责美国本土防御。11月,布什总统签署了成立国土安全部的法案,并宣称这项法案将使美国能够更加协调和有效地对付恐怖袭击。
2002年9月,美国公布了布什总统上台后的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首次正式提出了向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发动主动进攻的“先发制人”战略。
2003年2月,布什政府又公布了《打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表示美国将把战斗引到恐怖分子所在之处,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单独行动。
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东部时间),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
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2001年9月11日上午9时许,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局部结构损坏并坍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9·11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9·11"事件后美出台的主要反恐文件及措施
美国政府的各级部门展开了对事件的调查。美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后立即秘密拘留、逮捕、盘问了至少1200人,大多数是非美国公民的阿拉伯或穆斯林男子。美国司法部也查问了5000名来自中东的男子。政府后来承认,当中只有10到15人与基地组织有关,但是无人牵涉9.11事件。但是目前依然有500人因触犯移民条例而被监禁,70名以色列人因违反旅游观光签证而被拘留。国会通过了400亿美元紧急拨款,还有大约200亿美元拨款用于航空公司补助。多部被指责为侵犯人身自由,为政府监视民众提供便利的法律也获得通过。10月10日,联邦调查局公布了「FBI恐怖份子通缉令」名单。
美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后宣布将会对发动袭击的恐怖份子以及保护他们的国家发动军事报复。第一个打击目标就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理由是他们拒绝交出头号嫌犯本•拉登。有传闻称伊拉克也卷入袭击事件。美国政府事后承认,9.11事件当晚白宫就已经决定要更换伊拉克政权——虽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在宗教上较为开放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到底与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基地组织之间有任何联系。布什政府通过利用9.11事件来挑起民意支持攻打伊拉克。
9.11事件后6个月,世贸遗址上的150万吨瓦砾才被完全清理干净,救援人员继续在地底下进行清理工作。
2002年5月底,举行了宣布清理工作正式结束的仪式。2003年7月,一个国会联合调查组结束调查工作。虽然调查报告称美国政府应该可以更好地预防事件的发生,如在更好地利用所收集到的情报及国防系统对袭击事件所采取的行动方面依然有改进空间,但是没有一名官员为事件引咎辞职。事件也导致美国新一轮军费开支的大幅度增加。在大约2年后,一些国防官员称当前美国对类似事件的预防能力与9.11事件时一样脆弱无力。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遭遇恐怖袭击。“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反恐文件及措施,向全球恐怖主义宣战。
为有效打击恐怖主义,布什政府大力推行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反恐策略,对内加强监控拘捕,对外则发动了针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两场战争。
2001年9月19日,布什总统签署了《爱国者法案》,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赋予有关当局更多的侦查和搜查权,并加强了对移民和外国留学生的跟踪和控制。2002年4月,美国防部组建新的“北方司令部”,负责美国本土防御。
11月,布什总统签署了成立国土安全部的法案,并宣称这项法案将使美国能够更加协调和有效地对付恐怖袭击。
打阿富汗这事你要找资料,要怎么容易怎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