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或行万里路
这不是一个句子,这是一个词组。
这是古人对追求和认知的一种态度,是修身养性的一种途径。
在写这篇作文之前,我参考了一些网上的文章。在网上,很多人认为“行万里路”的价值要远远胜过“读万卷书”,宣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际上,将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是有道理的。
我们的社会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变化,但读书一直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书作为知识的载体,也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读书不是万能的,说实话,一个人读没读过书,并不能从完全意义上决定他的成败。刘邦、朱元璋都没读过书,他们照样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但如果一个人不读书,在当今社会里他往往寸步难行。因为读书能为你铺平前进的道路,省去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的麻烦。而且书所独有的历史魅力及文化底蕴能引发人对更深层次的思考,帮助人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智慧。人只有思考和拥有智慧,才不会感到空虚。所以,我更倾向于将“读万卷书”看成知识和智慧的象征。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