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蝴蝶,双双在夕阳下翩翩起舞。长得像何晏那样美,在花丛中流连,吸吮花蜜,生性轻浮放浪。
下过小雨后,蝴蝶沾水发腻的粉翅在夕阳的照耀下,发出微光。它刚随着蜜蜂飞进小院,又陪柳絮越过东墙,经常为鲜花奔忙。
《望江南》原文: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写作背景: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咏物词。此词上片从身与心两个方面写蝴蝶的外貌与特性,结句在“轻狂”;下片将其展开,活脱脱的画出了蝴蝶的形象:一会与游蜂为伴,一会有同飞絮为伍,穿家走院,一个心思为花忙。全词上下两片联系紧密,写得收放自如,极为巧妙,堪称咏物佳作。
《望江南·江南蝶》是一首以蝴蝶为吟诵对象的咏物词,当为欧阳修任职汴京(今河南开封)时所作,但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欧阳修这首咏蝴蝶词,既切合蝶的外形与内质,又不单单滞留在蝶的本身,而是以拟人化手法,将蝶加以人格化,亦蝶亦人,借蝶咏人,通过两个切题典故——何郎傅粉与韩寿偷香。
惟妙惟肖地把蝶与人的“天赋与轻狂”、“长是为花忙”的特点巧妙地绾合起来,将何郎、韩寿的禀赋一古脑儿倾注在专以粉翅搧情、以恋花吮蜜为营生的浪蝶身上,把自然的动物性与社会的人性融合为一体。
在蝴蝶的形象中集中了风流浪子眠花卧柳、寻欢作乐的种种属性,蝶就成为活脱脱的轻狂男子的化身。
反过来,作者又含蓄地讽刺了那些轻狂男子身上过多的动物属性。如果这首词抽去了何郎与韩寿两个典故,它仅止于表面的咏蝶而已,失去任何内涵寓意,自是淡乎寡味了。
江南的柳树,叶子很小,成不了树荫,人们看它仿佛轻丝一般不忍这段,连黄莺也觉得树枝太嫩而不能在上面停留唱歌,等到春意深了,十四五日,得了空抱着琵琶再去看。
江南的柳树,叶子很小,成不了树荫,人们看它仿佛轻丝一般不忍这段,连黄莺也觉得树枝太嫩而不能在上面停留唱歌,等到春意深了,十四五日,得了空抱着琵琶再去看。堂上少女在玩簸钱(古时候一种少女玩的游戏)我从堂下路过,以前见过就暗暗留在了心上,何况到现在呢?
是欧阳修写其侄女的,可能有点喜欢的意思。。
江南的柳树,叶子很小,成不了树荫,人们看它仿佛轻丝一般不忍这段,连黄莺也觉得树枝太嫩而不能在上面停留唱歌,等到春意深了,十四五日,得了空抱着琵琶再去看。堂上少女在玩簸钱(古时候一种少女玩的游戏)我从堂下路过,以前见过就暗暗留在了心上,何况到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