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由观镇(ZhuyouguanTown)龙口市诸由观镇地处渤海湾畔,镇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龙口古为青州夷地。商西周、春秋为莱国地。战国为齐国疆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于境内置黄县,隶属齐郡,后隶属胶东郡。黄山在县南二十里,有黄水,县因名。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东莱郡,黄县为辖属。
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黄县仍隶于东莱郡。三国时属魏,郡县不变。西晋初,东莱郡改为东莱国,黄县属于东莱国。东晋十六国时期,黄县隶属于东莱郡。隋开皇三年(583年),黄县属牟州。
唐初,黄县属东莱郡,后改属登州(治所牟平)。宋、金、元、明、清,黄县均属登州。民国三年(1914年)黄县隶属胶东道(道治烟台)。民国十六年(1928年)废道,黄县直属山东省。抗日民主政府时,黄县隶属山东省北海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6月,黄县属山东省莱阳专署。1958年10月莱阳专署改为烟台专署,黄县属之。同年11月蓬莱县、黄县、长岛县并为蓬莱县,属烟台专署。1962年1月黄县复还原治,仍属烟台专署。
1983年11月,属烟台市。 1986年9月23日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因原黄县有龙口镇而得名。注:尽管批文是市政府驻地为龙口镇,实际上没有迁移),由烟台市代管。
扩展资料:
诸由观镇建设历史:
诸由观开始发达,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情。看着别的地方纷纷竖起了烟囱,建起了工厂,腰包一天天鼓胀起来,诸由观人心里也“痒痒”。他们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自己的家当,咱们有山、有地、有人,不如办起水泥厂!
一条生产线,两条生产线;一家小厂子,两家小厂子,水泥产业竟然在诸由观镇雨后笋发,形成了规模。不少村民农闲时到水泥厂上班,农忙时回家打理活计,甚至有村民干脆放下大锨锄头,专心做起了工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山东龙口
百度百科-诸由观镇
诸由观镇(ZhuyouguanTown)隶属于山东烟台龙口市,诸由观镇地处渤海湾。镇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06国道横穿全镇,东距“人间仙境”蓬莱阁20公里,距烟台莱山机场80公里,西距龙口港20公里。诸由观镇海岸线长9.7公里,有8处海水养殖场,占地面积360亩,年产海参、鲈鱼、蟹子、扇贝等海产品800吨,适宜开发海水面积达2000亩,年捕捞各类海产品1800吨。
龙口市诸由观镇政府网站显示[7],该镇总面积1 01.51平方公里.辖69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人。是山东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镇.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该镇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强镇.农业立镇,三产兴镇”的思路.不断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稳定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全镇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连续位居烟台市十强乡镇之列。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亿元.工业销售收入1 80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荣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文明村镇、全国亿万农民键身先进乡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淳于姓氏起源:
出自姜姓,以国名命姓,是炎帝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把原夏朝斟灌国姜姓封在州邑(今山东安丘县),建立州国,因位居公爵,世称州公。春秋时期有州公实,亡国于杞,州国公族定居于淳于城(今安丘县东北,原为州国都城),后来复国,名淳于国,仍为公爵,成为春秋时期的小国之一。亡国后,其族人以原国名命姓,称淳于氏。到唐代中期,唐宪宗名李纯,淳于姓的“淳”字“纯”字同音,遂在避讳之列,乃去淳为于姓。五代以后,有于姓恢复祖姓,仍复姓淳于
诸由观镇(ZhuyouguanTown)隶属于山东烟台龙口市,诸由观镇地处渤海湾。镇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06国道横穿全镇,东距“人间仙境”蓬莱阁20公里,距烟台莱山机场80公里,西距龙口港20公里。诸由观镇海岸线长9.7公里,有8处海水养殖场,占地面积360亩,年产海参、鲈鱼、蟹子、扇贝等海产品800吨,适宜开发海水面积达2000亩,年捕捞各类海产品1800吨。
龙口市诸由观镇政府网站显示[7],该镇总面积1 01.51平方公里.辖69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人。是山东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镇.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该镇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强镇.农业立镇,三产兴镇”的思路.不断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稳定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全镇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连续位居烟台市十强乡镇之列。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亿元.工业销售收入1 80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荣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文明村镇、全国亿万农民键身先进乡镇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