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户籍核对制是什么制度啊???

2025-05-20 16:00:1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大索貌阅制度,为加强对人民的控制,585年隋朝下令在中国整顿户籍,要求各州县按照户籍上注明的年龄大
大索貌阅
大索貌阅
小,逐户进行核对,此既大索貌阅。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有力地加强了户口的管理。大索的目的在于搜括隐匿人口,而貌阅目的则在于责令官员亲自当面检查年貌形状,以便查出那些已达成丁之岁,而用诈老、诈小的办法逃避承担赋役的人。
唐代继承隋法,把貌阅加以完善及制度化。唐代貌阅首先是通过貌阅百姓形状,以定其所报的黄、小、中、丁、老是否属实。

回答2:

有鉴于隋统一前,有相当量的人口依附豪族而成为“浮户”,为了重新登录户口数字,并确保赋役征收,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推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制,将依附民从豪族势力转到国家手中而成编户之民,增加赋役收入。隋朝把力役变成庸绢,是中国经济史上的重要变化。说白了就是给每个人一个身份,让国家来掌控所有生产力。欢迎追问,望采纳!

回答3:

相当于现在的每一个人都有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