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电动车管理标准,是进步还是倒退?

2025-05-17 08:18:5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个行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有统一、权威的国家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国标的出台是行业的进步、监管的进步。这是所谓的专家说的。
行业的确需要一种标准来加以规范,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但是现在的这个新国标,它是否有能力来规范行业,而不是祸害行业?就拿这个脚蹬子来说,你真的认为它是行业的进步?
电动自行车,它的每一个零部件,应该力求协调完美,那些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应该摒弃。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新国标电动车规定脚蹬子,它究竟有什么用?好用还是好看?你不能因为它是自行车属性就必须要有自行车的样子吧,如果是这样还不如直接买自行车,请记住前面还有电动二字,电动才是绝对重点。
既然是电动的,谁还会用脚去蹬?这样一个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要求厂家增加成本加装上去,最后这个成本还是消费者买单。再说电动车企业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是脚踏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个规定就是在打所有生产企业的脸。它不仅外观不雅,安全性非常差!这究竟是行业的进步,还是什么?

回答2:

新国标的出现是在维护交通法基本尊严的前提下向电动自行车做出了最大的妥协。同时也对电动摩托车做出了应有的限制。
可以说,新国标出现之前的几乎所有的电动自行车都应该分类为摩托,都应该按机动车管理,考证、上牌,严格规范。骑车的人在抱怨电动车违规逆行等等时,又怡然享受着不上牌不接受管理的好处。
个人理解电动自行车的出发点是取代自行车,可以短途去市场买菜,去接接孩子,一两站地范围内上下班之类的,不用上牌,不用考证,拿来就骑,但是也只能买买菜,接接孩子、小区周边转转,长途、飙车、高速,这不是自行车的活。
针对长途、载人、高速(25公里以上)、拉风等等需求,那是电摩的活,你速度、重量上去了、交通事故的破坏力自然也上去了,那就应该上牌考票,安全规范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