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学困生帮扶任务

2025-05-09 02:25: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关注与帮助他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多关注我们的学生,不要一味地去批评学生不努力,而是要找出原因。
我们班的一名男生,可以说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不写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看到这种情况,我没有过于批评他,而是找他谈心,才知道,由于他妈妈在外国打工,他由外公外婆照顾,外婆最近又去北京照顾小外孙了,所以,他只好与60多岁的外公生活,别说学习了,就是早饭都很少能吃上。了解到这种情况,我及时地与他妈妈沟通,最后把他托付给他的大姨,让大姨来照顾他的生活。在学校,我会抽时间来辅导他功课,他也很努力。现在,他的学习成绩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学习也有兴趣了。
二、引导与鼓励他们
在学困生的帮扶上,好多教师都缺乏耐心,往往都是“就事论事”。不写作业,就看着他补作业;不背课文,就强制他在短时间内背下来;考试不好了,就罚抄写字词,做上百道数学题。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提上来,在学习上反而更加困难,甚至厌学。
其实,对于这类学生,是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以此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这才是“治本”。
三、肯定与赏识他们
在大多数教师的眼里,有的只是那些出类拔萃的学生,这些学困生往往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其实,后进生同样具有进步心、自尊心,他们更渴望进步,更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当他们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要给予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知道:只要你努力了,大家都会称赞你。他们会为此而兴奋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勇气。
在肯定的同时,我们还要更多地赏识他们。因为: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这些学生,由于他们被戴上了“学困生”的帽子,即使他们做了好事,即使他们在学习上有了提高,老师还是对他们无休止的批评,无休止的抱怨。因为一味地批评、埋怨,势必给学生造成颓丧情绪,甚至逆反心理,教育效果甚微。因此,教师要给学困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施展才华。当他们取得成功时,我们要在班级所有学生面前赞赏他们,这样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