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因生吞鱼胆引起严重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的例子时有报道,中毒者大都因误信生吃鱼胆可以明目的民间传言。也有的是轻信不法游医把生吃鱼胆看成是能治百病的祖传偏方,因而受骗受害。
摄食鱼胆后一般2~6h即出现剧烈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类似急性胃肠炎。随后皮肤、眼睛发黄,肝细胞严重受损,转氨酶急剧升高,可达1000单位以上,如抢救不及时或中毒过深,则可继发多个脏器功能衰竭,造成严重后果。
小小鱼胆何以能兴风作浪。医学研究表明,原来鱼胆内含有对人体细胞产生强烈毒性的成分,诸如:胆酸、鹅去氧胆酸、鹅牛黄胆酸等。另外,还有一些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物质,故摄食后迅速出现血压不稳、休克等中毒现象。
需要提醒的是,引起中毒的鱼胆,全都是鲤科鱼类的胆,涉及草鱼、青鱼、鲢子鱼、胖头鱼、鲫鱼等,而这类鱼正是广大百姓日常食用的鱼,故值得注意。另外,由于鱼胆所含的毒素不仅耐热,而且不易被乙醇(酒精)所破坏,故即使蒸熟或泡酒后食用,仍会发生中毒,只不过中毒程度较之生吃者稍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