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皇帝一天的行程是怎样的?

2025-05-14 12:49:5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五更天相当于清晨的5点到7点,至少我知道在清朝的早朝时间是这样的(因为清朝的历任皇帝大都比较勤奋),都要五更上朝,那时皇帝和大臣确实比较辛苦,有的家住的远的担心迟到甚至要半夜爬起来。其实早朝制度也不是绝对的,要看皇帝自己是否亲政和勤勉。最著名的是明神宗万历皇帝23年没有上朝,虽然他不来,但是政务还要办,大臣们还是要来的,只不过我想时间可能不会那么早了。

转一篇相关的研究文章,虽然比较长,但还是长见识的,耐心看看:

官方假日和办公时间

这一节主要限于官员阶层的正常时间表,因为每一个官员的工作时间表显然不必相同——他的职位可能是忙碌的,也可能是清闲的。还有,时间表也可能因为国家是在和平时期或处于危急状况而有所改变[1]。夏天的时间表和冬天的时间表也会有季节性的差异。并且,即便正常的时间表也不能永远同样严格忠实地遵守。一个懒惰的统治者或官员常常不能按时办公或视朝,而一个勤谨的皇帝会日夜不休地工作。记录这些变化,我们可以开始描述讨论时间表的正常实施情形。

首先,我们要问,在传统中国是否有相当于星期天的例假日?答案是有的.在汉代,官员在每五天之中可以有一天不办公,这个假日称为“休沐”[2],下至隋代仍然奉行这一个假日。不过在汉代以后的分裂时期,南方中国曾经有所改变;我们知道,至少建都在今日南京的梁朝曾经规定每十天之中才仅有一次的例假[3]。自唐至元都奉行这一个规定。这些假日称为旬假或旬休,在每月的十日、二十日和最后一天(即二十九日或三十日)[4]。明、清时代再进一步削减,完全废去这一类假日的规定(直到民国时期,星期天才成为官方假日)。

勤奋的皇帝大概早上6点多起来上早朝。早朝完了吃早饭,去拜望太后。然后处理奏折。具体时间看皇帝自己意愿。有时还要招亲信大臣开会。下午会休息,就是去花园等溜达。然后继续处理各地的奏折事情。大概晚上吃了晚饭看点娱乐节目。听戏啊,或陪太后啊,最后如果不忙的话就会早点到哪个妃子那过夜。忙的话就工作一晚到11点。12点。就是子时才睡。

回答2:

谢邀,人在寝宫,刚下早朝。宫里人多,朕匿了。
那不得顿顿旮瘩汤啊?
不敢想象,那耕地不得用金锄头啊?
有权人的生活,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