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制定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
一、总目标
1、通过制定《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让儿童青少年能够根据身心的特点和审美趣味,选择适合其水平的读物,帮助儿童青少年获得最大的阅读成就和体验阅读带来的喜悦。培养儿童青少年浓厚的阅读兴趣,引导儿童青少年建立起适宜的阅读方式及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2、《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与《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水平评价标准》《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水平评价方法》等,形成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综合性的科学评价体系,为中国儿童青少年读物出版提供分级阅读指导书目和指导建议,以建立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科学标准为试点,促进全民阅读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
二、总原则
1、根据儿童青少年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特征,遵循科学的指导,按循序渐进原则,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的阅读内容。
2、参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各学段阅读要求,选择具系统性、科学性的儿童青少年分级课外阅读的读物。
3、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教育与趣味并重,传统经典作品与现代美文并举,名家与新人、名著与新作兼顾。
三、分级阅读内容选择的总体要求
1、《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遵循儿童青少年年级特点。小学1—2年级以阅读具体形象的图书为主;小学3—4年级逐步增加文字阅读数量,逐步扩展阅读范围,巩固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5—6年级增加不同体裁的读物,拓展思维空间,形成个人的阅读倾向;7—9年级进一步扩大阅读范围,提高阅读质量,养成阅读个性。
2、《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要让儿童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儿童青少年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水平。
3、《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要让儿童青少年掌握思维方法,引导儿童青少年从具体形象性为主导的思维形式,过渡到以抽象概括为主导的思维方式,提高儿童青少年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
4、《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选择文学类、科普类与实用类读物。
四、分级阅读内容的基本标准
第一学段(1—2年级)
1、选择内容丰富、形象具体、文字少、故事趣味性强的童话图画书(一年级加注拼音),图画书与文字书所占比例不少于1/2。逐步增加文字的阅读量,让儿童青少年在有趣的图象和文字的结合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2、选择具有更多现实性、体验性、思考性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童谣等,使儿童青少年的情趣更加浓厚,吸引其独立阅读完一本书。
3、选择带有具体感知的动植物知识的启蒙读物,激励儿童青少年产生更多的科学兴趣。
第二学段(3—4年级)
1、选择浅显的具有哲理性的故事,帮助儿童青少年区别现实与幻想的差异,分辨美丑是非善恶,初步认识人类社会。
2、增加散文、诗歌、科幻等多种体裁的读物, 提供轻松幽默且品味高的作品,满足儿童青少年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和阅读的需求。
3、增加科普知识,扩大儿童青少年的视野。
4、选择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传统文化精髓的故事,激发儿童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三学段(5—6年级)
1、选择具有奇幻色彩、侦探冒险精神、节奏感强和趣味性浓的读物,保护儿童青少年珍贵的想象力和自主探索的愿望。
2、选择古今中外名家名篇的读物,以其感染和激励儿童青少年,提高他们的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水平。
3、选择更多的科普类读物,为儿童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精神提供汲养。
4、选择有利于引导儿童青少年认识世界与人生的励志读物,使其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四学段(7—9年级)
1、选择有一定深度的、侧重逻辑思考能力的读物,发展儿童青少年思维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2、选择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读物,提高儿童青少年的科学创新精神和能力。
3、扩大阅读范围,丰富儿童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使其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阅读动机并养成阅读个性。
4、选择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长篇小说、优美散文等体裁的读物,帮助儿童青少年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其他
1、《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仅限于对儿童青少年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不作为儿童青少年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标准。
2、《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仅限于1—9年级的中小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依据。
3、《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仅由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使用。未经批准,不得翻印使用。
4、《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由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在广东地区试行使用,逐步修改完善后向全国各地推广使用。
(本标准受国家版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