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田补是蔬菜田优良除草剂,杀草谱广,对作物安全,可在多种蔬菜上应用。
1、茄果类蔬菜田(番茄、茄子、辣椒)除草:在定植前,每亩用33%施田补乳油150—200毫升,加水40—50公斤整地后均匀喷洒于畦面,再盖好地膜移栽。土壤湿度大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砂土地每亩要用100—150毫升的低剂量。
2、十字花科移栽菜田(甘蓝、大白菜、花菜)除草:每亩用33%施田补乳油150—200毫升,加水40—50公斤在移栽前均匀喷雾土壤。注意栽菜时尽量不要翻动土层,整地后尽早施药。
3、大蒜、圆葱、豆类蔬菜田除草:每亩用33%施田补乳油150—200毫升,加水40—50公斤,在大蒜播后苗前、洋葱移栽前、豆类蔬菜播后苗前或移栽前均匀喷雾土表,砂质土壤应适当减少剂量。
4、韭菜田除草:每亩用33%施田补乳油150—200毫升,加水40—50公斤在种子播后均匀喷雾土表。老根韭菜田在巾地收割伤口愈合后进行土壤喷雾。注意老根韭菜要贴地收割,否则易发生伤害。
5、胡萝卜、茼蒿、芹菜、香葱田除草:每亩用33%施田补乳油150—200毫升,加水40—50公斤,在种子播后苗前,或香葱根茬葱返青前、移栽芹菜移栽前1—3天喷雾土表。砂质土壤必须用低剂量。播种前要整平整细畦头,田沟深浅一致。
6、马铃薯田除草:每亩用33%施田补乳油125—150毫升,在播种覆土垢均匀喷雾土表,然后覆盖地膜。注意用药后及时盖膜。露地马铃薯在药后3—5天遇好天气要适量喷水。
7、生姜田除草:在播后苗前或苗后早期(杂草2叶期以前),每亩用33%施田补乳油150—200毫升,加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
此外,施田补还可以用在玉米、棉花、花生、大豆、油葵等作物田除草。
8、注意事项:施药时应避免种子及作物生长点与药层直接接触。艰登记以外的作物应先做小规模试验或根据当地植保专家的建议进行使用。
①播前或播后芽前,南方地区每亩用90%乳油0.05~0.07升(有效成分45~63克)或50%乳油0.1~0.15升(有效成分50~83.33克);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每亩用90%乳油0.08~0.09升(有效成分75~81克)或50%乳油0.15~0.2升(有效成分75~100克),对水30~50升,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马、狗尾草、牛筋草、稗草等。干旱时可适当加大对水量并浅混土2~3厘米有利药效发挥。
②露地种植花生播后苗前华北/华中地区每亩用50%乳油0.15~0.2升(有效成分75~100克),华南每亩用0.1~0.125升(有效成分50~62.5克)均匀喷雾或地膜覆盖种植于播后苗前每亩用0.075~0.1升(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30升,均匀喷于土表后盖地膜,可防治花生地常见杂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对双子叶杂草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③东北地区玉米播后苗前每亩用50%乳油120~250毫升(有效成分60~125克),其它地区100~150毫升(有效成分50~75克),地膜覆盖剂量降低到75~100毫升(有效成分37.5~50克),喷液量30~50升。
④油菜移栽前或移栽活棵后作土壤处理。每亩用50%乳油75~100毫升)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30升,均匀喷土表,除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千金子、硬草等效果好,对牛繁缕、碎米荠、猪殃殃也有一定效果。
⑤插秧田(30天以上大苗秧)插后3~5天,稗草出土前至1.5叶前,每亩用50%乳油10~15毫升(有效成分5~7.5克)拌细砂土均匀撒施,田间浅水层3~5厘米保持5~7天,只补水不排,防除稗草及某些阔叶草。
土壤墒情影响药效,干旱影响杂草吸收药剂,制剂不可与碱性物质相混。乙草胺除草剂禁止在黄瓜、水稻、菠菜、小麦、韭菜、高粱等敏感作物上使用。乙草胺除草剂在番茄、玉米、大豆、蔬菜、油菜等作物上使用每亩用量应限制在50~75毫升,否则容易产生药害。
施田补全田施药或苗带施药均可。喷液量为背负式喷雾器每公顷300~500升,拖拉机喷雾机200升以上,飞机40~50升。土壤水分好用低量,土壤水分差用较大喷液量。播后苗前施药应随播种随施药,施药与播种时间不要间隔太长,施药后用旋转锄浅混土,可避免风蚀,在干旱条件下获得稳定药效。起垄播种大豆也可在施药后培2厘米土,以防药被风吹走。
【混用】施田补与莠去津混用,砂质土每公顷用33%施田补4.0升加38%莠去津悬浮剂2.5升,壤质土用5.0升加38%莠去津悬浮剂3.0升,黏质土用6.0升加38%莠去津悬浮剂3.7升。
施田补与百草敌混用,用药量为每公顷33%施田补5.0~6.0升加48%百草敌水剂0.6~0.9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