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在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中原王朝确实被北方游牧民族压着打。不过到了明朝,就没有这个情况了。
五代十国是唐朝末年因为藩镇割据演变出的大乱世,最终以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夺北周建立宋朝结束。即使是在建立宋朝之后,也没有改变中原王朝被北方游牧民族压着打的情况。在五代十国时期,很多将领仗着手里的兵权,都会建立一个小割据政权,号称“帝王”,过一把当皇帝的瘾。这些小国家各自为政,因为一点小利益勾心斗角,互相出卖对方。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时,总是想着坑害对手,从来没有想过要联手抗敌,保住中原王朝的千年基业。
这样一堆散沙在面对如铁拳一般的北方游牧民族时,自然会没有招架之力,被压着打也就不足为奇。到了五代十国后期,后周开始称霸天下。好不容易有一统天下可能的后周,很快被赵匡胤篡夺基业。赵匡胤在建立北宋之后,勉强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不过他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还是有心无力,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那么有些朋友就会奇怪了,以前是分裂的多个国家,他们之间各自心怀鬼胎,没有办法通力合作,导致无法抗衡游牧民族;那现在变成了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还是挡不住游牧民族呢?
这就要说到后晋开国君王石敬瑭了。他认贼作父,把对于中原国家有屏障作用的燕云十六州当成见面礼送给他的义父,也就是当时的辽国君王。在失去燕云十六州以后,中原王朝在两宋时期一直没有收复。直到明朝政权的确立,才收复燕云十六州,当然,元朝不算是中原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