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九院原子弹成功发射是哪一年

四川省绵阳市九院原子弹成功发射是哪一年
2025-05-13 22:03:5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正是在此前后,中央做出了新的决策,确定建设代号为“九零二工程”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分布于四川省绵阳和广元两市的山区。

1967年6月17日,我国再次震惊世界,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扩展资料

1960年初,根据苏联596来信后的形势,周恩来指示“我们就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九所扩大了规模。调朱光亚任九所副所长主管科研、实习、生产计划和学术活动工作;设立理论、实验、设计、生产4个部,13个研究室。理论部正、副主任为邓稼先、周光召;设计部主任龙文光。试验部主任张兴钤。

九院第二技术委员会主任王淦昌,指导原子弹基本原理试验和点火中子源发生器设计与试验。第三技术委员会主任彭桓武。第四技术委员会主任郭永怀,指导核武器的力学特性,包括结构强度、压力分配和振动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中国最神秘的两弹研究基地——九院

回答2: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试爆成功。
绵阳九院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为1957在北京成立的原第二工业部下设的核武器局,因保密需要对外称二机部第九局,后称九院。九院先后隶属第二工业部、国防科委,核工业部,现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先后在北京、青海、四川分别展开工作,1983年中央军委同意将九院相对集中于四川绵阳的布局调整,并开启“839工程”(1983年9月文件),“839工程”于1985年6月正式开工,1992年基本建成,1994年通过验收正式开启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九院)时代。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和绵阳关系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