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L7A3式105mm线膛坦克炮,由单内炮管、水平式棱柱形半自动炮闩和炮口抽气装置组成。身管长是口径的51倍,其上装有热护套,野战条件下更换炮管仅需20分钟。炮弹发射后,炮闩自动打开,同时从炮膛抽出的空弹壳抛入炮闩下面的弹壳收集器。在炮弹上膛的同时,炮闩自动关闭,然后通过电击发装置发射。
该火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475m/s,直射距离为1600m。 L7A3式火炮可发射加拿大、法国、联邦德国、以色列、英国和美国制造的105mm炮弹,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均为整装弹。
该坦克装有55发105mm炮弹,其中13发炮弹布置在炮塔尾舱中,其余42发炮弹布置在车体里,驾驶员左侧的炮弹储存架是主要储弹位置。 车长用的TRP-2A型变焦距潜望镜为单目式周视瞄准镜,位于车长舱盖前的炮塔顶板上,放大倍率可在6×~20×之间调整。车长可以使用该镜进行观察、超越瞄准和向炮长指示目标,可采用手动方式改变该镜仰角,该镜也可自动地伺服于火炮运动。用红外瞄准镜代替变焦距潜望镜,车长便可进行夜间观察。
炮长有1具TEM-2A型光学测距仪,测距方式既可以是合像式,也可以是体视式。该测距仪同火炮机械连接,有8×和16×两咱放大倍率,基线长1.72m,备有计算不同弹种高角的高角凸轮。
炮长还有1具TZF-1A型望远式单目瞄准镜,放大倍率为8×,并列安装在火炮一侧。目镜固定,物镜随火炮俯仰,备有确定不同弹种的瞄准角分划线。
火炮上方装有XSW-30-U型白光/红外探照灯,不使用时可以拆下,存放在炮塔后部。在红外工况下工作时,TRP-2A型车长瞄准镜最大瞄准距离为1200m,视距大小取决于气候条件;白光工况时视距为1500m。 该坦克位于车体后部的动力舱装有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和辅助系统组成的动力传动组件。动力传动组件备有快速脱开联轴器,在野战条件下能使整个动力传动组件在20min以内完成整体更换工作。
该坦克采用一台MB838CaM-500型4冲程12V90°柴油机,外形呈矩形体,结构采用一缸一盖,并列连杆、推挺杆传动、联身箱体,因而便于拆装和系列化生产;采用机械增压和预燃室燃烧系统,总体布置紧凑。在2200r/min时标定功率为610kW(830马力)。详见“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部分。 冷却系统主要由风扇、散热器和水泵组成。在风扇作用下,冷空气从进气百叶窗吸入车内,流经散热器,从排气窗排至车外。风扇转速调节器根据冷却水温对风扇转速进行调节,只有当水温超过规定温度时风扇才工作。需要对发动机本身加温时,短路恒温器则会切断发动机与散热器的通路。
在动力传动组件两侧各装1个排气混合罐,用以混合发动机排气和冷却空气,可使排往车外的排气温度大大降低,以减小红外特征,降低被红外探测器发现和跟踪的几率。 该坦克行动装置包括每侧7个负重轮和7根扭杆弹簧、5个液压减振器、4个托带轮、1个带履带调节器的前置诱导轮、1个后置主动轮和1条履带。
负重轮用轻金属材料制成,轮缘和轮毂用螺检固定连接在一起,轮缘外挂有胶圈。在第一、二、三、六和七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车体两侧装有锥形钝头限制弹簧,用以限制负重轮的最大行程。诱导轮和负重轮可以互换。托带轮交错配置,第一、三托带轮支托履带外侧,第二、四托带轮支托履带内侧。履带宽550mm,履带板上挂有橡胶垫,履带板之间用履带销、端部联接器和中间诱导齿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