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大家虽然经常听说,但是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浮屠是什么意思,出国留学网小编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释义:
浮屠:佛教建筑形式,及现在所说的塔,又称浮图。这种建筑最初用以供奉佛骨,后来用以供奉佛像,收藏经书。词语指救人一条性命,好过建造一座七级宝塔,功德无量。用以劝人行善,或向人恳求救命。
出处:
此成语由佛教中而来,在佛教大正藏经集部《佛说骂意经》中佛云:“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难量。”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最早出自《增广贤文》
《西游记》第八十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后亦变作“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如陈登科《活人塘》十八:“大凤子在后边急了,抢上说:‘妈!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我去想办法’。”“七年长斋”指长年吃斋修行。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说报答,就是为利了,岂是老汉的本念!”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十一回:“大哥不要性急,待我摸摸,还有气息没有。岂不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吗?”
解释:
另外,我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句中的「浮屠」原来解作佛塔,整句的意思是「救人性命,功德无量,远胜为寺庙建造七层佛塔」。其实,「浮屠」本是梵语buddha的音译,意思即是「佛陀」,指释迦牟尼。后来大概因「屠」字令人联想到「屠宰」等意思不太好的词语,所以渐渐被音近的「佛陀」取代。而「七级浮屠」的「浮屠」,梵语buddhastupa,音译后的略称也是「浮屠」。所以,「浮屠」既可解作佛陀,亦可解作佛塔。塔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建筑,也是一种纪念、礼拜用的建筑物。塔起源于印度,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最初的塔形状像坟墓,在方的平台上砌筑一座半球形的塔身,上面做成各种形状的塔尖。这样的塔在古代印度梵语的译音叫「浮屠」,意思是埋葬佛的坟墓。佛骨焚化以后成了彩色晶莹的珠子,埋在「浮屠」里,七层的塔称作七级浮屠 汉唐时期,塔随着佛教一起传到中国,和古代建筑结合起来,融合了中国南北各地的楼、阁、亭的特色,发展了千姿百态的中国古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即救人一命的功德比建造七层的佛塔还要大。
月30日,市文明办公布2020年11月份文明市民评选结果,孟祥振、王本松等10名市民获此称号。
捐献干细胞挽救陌生人生命
2020年10月10日,来自青岛人和明远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的90后小伙孟祥振踏上了前往济南的动车,他是青岛市第96例、城阳区第1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
10月16日上午8时,孟祥振在爱人的陪同下前往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由于捐献时间持续五个小时,为了防止针头戳破血管,捐献期间,他需要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等采集结束,他的四肢麻木站立都有点困难。由于捐献过程中为防止血液凝固,需要全程打抗凝剂,而抗凝剂有中和人体钙质的作用,导致了身体的酥麻感。医生说这是由于缺钙导致的麻木,在捐献过程中身体的钙会流失。而在捐献结束后孟祥振说其实他十分惧怕打针,从小到大打点滴的经历都让他不敢想象,但是他为了完成捐献将自身的不适抛之脑后,积极配合医生的采集工作。
孟祥振用自己的大爱,为一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在茫茫人海中,能够为素不相识的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伤害身体健康,却能挽救一位陌生人的生命,我为自己感到荣幸与骄傲。”
疫情以来他献血7200毫升
疫情发生后,临床用血需求急剧上升,而献血人数明显减少。2月22日,接到青岛市中心血站电话的王本松,急忙赶到中心血站捐献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相当于800毫升的献血量。王本松说,虽然我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奔赴在抗疫最前线,但我可以用无偿献血的方式出点力!这位曾经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普通市民,在此后的大半年时间,掐算着日子,几乎是每个月都定期捐献。疫情发生以来,他已经捐献过6次血小板,共计9个治疗量,相当于献血量7200毫升,青岛市中心血站也为他颁发了《“抗击疫情,为爱逆行”感谢状》。这仅仅是王本松11年无偿献血路上的一道缩影,打开他的献血证,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记录了他的献血历程。
说到无偿献血,他总是谦虚地说:“也没干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就是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点贡献。”如今献血已经成为了王本松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工作之余,他非常注重锻炼身体,爬山、骑行、散步……他说:“坚持献血要有个好体格。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到60岁。不为别的,就为我献一次血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能多救一个人比什么都值得
现在你是政府决策层,公众只知道疾病的爆发,暂时不知道“解药”的出现,你现在是否应该派人去抓那个人来制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你应该派人去抓他,一个人的牺牲能挽救这么多人的性命。但是,如果你不是政府决策层,你就是那个基因很特别的人呢?从人皆自私的角度,你肯定不希望自己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政府会因为大部分人的生存的原因,剥夺你无辜的生命。因为别人得病不是你的错,你不需要为他们的生命负责。如果你是一个得病的普通人呢?如果你得知这个消息,也许你会自己动手抓到那个人,因为那个人能救你的命,你家人的命,你周围所有亲朋好友的命,虽然他是无辜的。但当你抓到他以后,现在需要你亲手处死他,你下得了手吗?很多时候,人类的道德都是一种情感上的判断。你全家人得病要死,现在要你杀一个人来救你全家,你很有可能会做。你隔壁全家人得病要死,现在要你杀一个人来救你隔壁全家,虽然你隔壁一家人的数量和你全家是相同的,但你依然不会去做。功利主义试图在整个社会中找出一套合适的规范,使得这个社会能良好地运营下去,人与人之间能和谐相处。但是,在这个思想实验下,还有正常的社会存在吗?现在是爆发了一个危机,正常状态下的规则还适用吗?让我们回到现实社会当中。你走在干净的街道上,发现有人顶着大太阳在擦洗大厦的玻璃幕墙,垃圾车及时地运走垃圾。你穿着五百元的耐克鞋,用着五千元的苹果手机。而这些商品则是在越南、泰国、中国等地的工厂里,由那些一天到晚从事着辛苦工作却只有微薄收入的人制造出来的。我们很多的享受,都是由他人的辛苦换来。而他人的辛苦,却只能为他自己提供温饱而已。在这种意义上,多数人的福利,是少数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