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希特勒挨了N次刺杀,没有一次成功的,不过希特勒倒是受了点轻伤,这段时间很多人开始怀疑希特勒是错的,参与刺杀行动的人有不少,后来希特勒还专门大清洗了一次,比较典型的就是隆美尔,因为支持对希特勒的刺杀被暗杀掉了,事后希特勒还装模作样的给他举行了个国葬。至于刺杀为什么老不成功——纯粹的运气问题
瓦尔基里行动是这次刺杀希特勒的任务代号,主要策划者是斯蒂夫将军,菲尔贝尔将军,贝克司令等。主要执行者是国防军后备处最高长官史陶芬伯格上校。弗洛姆将军是这次刺杀希特勒行动中最危险的人物,因为他这个人一向怕死,他知道一旦计划失败自己必定逃脱不了盖世太保的酷刑,因此他并不想得罪希特勒。不过,虽然行动计划挺不错,但还是有人叛变出卖了这些爱国者,即使是炸弹,也没能把希特勒炸死。
近现代的德国,是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到了威廉皇帝时期,德国更是成为了一个普鲁士军国主义国家。在这里,军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很高,高级将领的权利很大。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了希特勒纳粹党上台。
希特勒是个大独裁者,但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军衔不过是个下士。他的纳粹党在上台以前名声很不好,经常在社会上做出许多为人不齿的事情。也经常被一些社会地位比较高、祖祖辈辈受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说成“一群流氓“。希特勒深知自己要是按照常规套路去做,很难指挥那些将门世家的出生的军官们。今后发动侵略战争更是无从谈起。于是他采用非常规手段,利用纳粹党徒对他的忠诚和军队内受他蛊惑的青年军官的狂热支持,制造事端,挑动矛盾,再加上炮制假案,把一些对于扩军备战疑虑重重而又手握兵权的将领赶下台,任用了一批支持他的人,逐步把持了德国的军权。直到他死去。
希特勒手下的国家秘密警察,也就是音译的盖世太保,组织非常严密,渗透到德国以及战争时期占领区的各大领域。盖世太保成员都经过特殊训练,对希特勒绝对忠诚,个人军事技能和心理素质都堪称一流,侦查和反侦查能力很强。在德国以及占领区,不要说公开反对希特勒,即使是密谋,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灭门之祸。希特勒纳粹党横行无忌十多年,盖世太保的作用不可小视。
希特勒当过兵参加过战争,再加上生性狡诈、敏感,懂得如何才能有效保护自己。他每到一处,身边的保镖护卫也不少,不管是谁,要想接近并且杀掉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独裁魔王手握大权、军队内部狂热支持他的人很多、加上秘密警察工作的高效率,使得谋杀希特勒的计划往往无法实行。即使一个人愿意豁出身家性命要和希特勒同归于尽,也是很难成功的。从希特勒上台到1944年7月20日前,据统计有过不下数十次暗杀行动,都失败了。
希特勒发动的侵略战争,虽然在大战前两年嚣张一时,但是到了侵略苏联不久就让很多德国军人忧心忡忡。1941年底,德军在莫斯科战败,闪击战成为历史。再加上英美苏结成同盟,世界大战转为反法西斯战争。德国要想再次取得胜利进而称霸世界已经不可能,而且自身败亡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于是一些从纳粹党执政开始就反对希特勒的高级人士就在暗地里活跃起来。他们知道要想让希特勒自己放弃权利无异于与虎谋皮,于是密谋杀掉他。杀死希特勒之后,密谋集团取缔纳粹党组织,组织新的德国政府用现有的侵略战争获得的占领区以及反共反苏的名义和西方英美等同盟国讨价还价,取得有条件的和平。密谋分子认为,只要是打出共同对抗苏联这面旗帜,就能赢得英美的好感,从而体面的结束和西方盟军的战争,再拉拢西方国家和德国一起对抗苏联,保住德国东方的领土不被苏军占领。当然,密谋分子当中有不少人觉得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但是总比战败投降强,至少德国人民可以尽快脱离战争的苦海。
密谋集团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获得军队中高级将领和社会上具有很号威望的人士大力支持。于是密谋分子大力网罗支持者。不过他们获得的支持是有限的——有的世代普鲁士军人出身,以服从上级为天职,不愿意对国家元首采取暗杀这种极端的手段;有的深知希特勒的残暴和盖世太保的厉害,担心事情泄露危及身家性命;有的在战争中有严重的犯罪行为,害怕同盟国方面事后的清算报复;还有的即使是加入也持观望或者骑墙态度……截止到1944年,密谋分子拉拢组织的人尤其是军队内的高官,只是很小一部分。他们也策划了多次针对希特勒的暗杀行动,也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功。不过好在组织没有暴露。由于当时同盟国已经在德黑兰会议确定了轴心国集团必须无条件投降,再加上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密谋分子明知自己的组织还不够严密,一旦行动就有失败的危险,但他们为了达到预想的目的,不能再等待下去了,他们冒险策划了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要暗杀希特勒后全面掌握德国和占领区的军政大权。当然最后因为希特勒没死和军内一部分人迅速倒戈,事变失败了。
希特勒事后疯狂报复,进行了一场血腥大清洗,牵连进去被杀的有五千多人。
战争结束后,人们对密谋分子的评价不一。有人说他们是英雄,有人说他们是投机分子,有人说他们是冒险家,还有人说他们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