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不同阶层的人都能生存下去吧。全广州约有300座城中村,容纳了超过500万的外来人口,相当于整个汕头市的人口数量。这500万外来人口里就曾经包括网易ceo丁磊,民谣乐队五条人,摇滚歌手王磊等在各自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的佼佼者。
还有数不胜数的广漂,带着希望与向往自八方而来,在这几百座村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为这座城市许多奇迹的崛起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多少人选择广州,不止因为这里是一线城市,更因为这里是还有城中村的广州。
我个人认为,造成广州城中村多的原因:
一是广州是改开前沿,第一波富起来。目前城中村盖楼的建筑成本在每平方1000上下,一栋7层楼100万总是要的,不清楚九十年代的成本,但一定不是普通农家能承受。
二是政府监管力度较低,在2010年以前基本是农民想盖多高就盖多高,全村大部分都是违建的情况下出于公平等原因,很难去要求新建房的村民按3层的标准去建设。
至于城中村为低收入者提供栖息之地,这倒是没错,但类似大学工厂宿舍的房子能以低成本提供更高的容积率,也就是变成成本更低的栖息之地,不是影响拆迁的因素。实际上目前政府也在尝试推进集体土地上租赁用房项目。
因为广州城中村容积率太高,高到拆迁成本不可接受。
容积率,通俗来说就是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例。高档别墅区的容积率是0.6左右,常见的6-7层老旧小区是1.2-1.5,28/33层的新建小区是3出头。
高密度的能到3.5,40+层的最多能有5,珠江新城这种超高层商业会更高些。日本的所谓“一户建”容积率是接近国内老旧小区的,因为虽然只有两层,但是路窄、绿化少。
容积率越高,能买的房子就越多,环境也就越差。如果通过超高层的方式改善环境,那么建筑成本就要增加。
要是按照“拆一补一”,”就地安置“的政策,那么天河、白云等地的城中村必须要建珠江新城这种超高层商业区,或者香港超高密度住宅,才有回本的可能。
广州的城中村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历史原因,广州之前就是一个小城镇,突然发展了没有拆掉的老建筑就成了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