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万历帝是10岁登基的幼年皇帝,他登位初期,是由张居正辅政。张居正是个能臣也是个权臣。张居正主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给万历帝亲政前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还给他挣下了丰厚的家底。万历帝亲政之后,也曾经励精图治过几年,但是可惜在他的国本立嗣问题上,他与大臣产生分歧。大臣们据理力争坚持要遵循立长制度,结果万历帝一赌气三十年不上朝。在万历帝三十年不上朝时期,不得不提的就是万历朝鲜战争了。
万历朝鲜战争的起因是因为当时日本丰臣秀吉看上了朝鲜这块地方,便风尘仆仆率领20万大军攻打朝鲜。当时朝鲜不敌日本,丰臣秀吉直接将朝鲜国王打出了朝鲜京城差点就灭了朝鲜。这个时候朝鲜想到了大哥明朝,赶忙求明朝出兵救援。这时大明朝内部出现了分化。以文官为首的内阁觉得没有必要打这场战争,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确实没有多余的银子去支持这场海外战争,但是万历帝却想打这场战争。这君臣几经僵持之后,万历帝自己拿出私房钱(历史上万历帝是有名的藏私房钱君王)来打这场战争。就这样万历帝用自己私房钱出兵救援朝鲜,不仅打败了日本战神丰臣秀吉,还打得日本再也不敢染指朝鲜,最后日本战神丰臣秀吉还被打得一命呜呼了。从万历朝鲜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当时万历帝已经很多年不上朝了,但整个大明朝还是非常井井有条的。
首先,万历帝时期他的内阁制度非常完善。也就是说,每个内阁大臣都被万历帝赋予了同等的权利,这是帝王的权术。万历帝虽然是幼年继位,但是他亲政之后已经没有权臣。所以他掌控朝堂之后,皇权是紧紧握在万历帝手中的。再加上,万历帝对待张居正的态度,应该不会有哪个傻大臣不要命出来做这个权臣。当然万历帝这个君王勤勉比不上雍正,权术那就更比不上唐玄宗这类高段位君主,所以万历帝的帝王之术也就只能做个守成之君。
其次,从这场战争中可以看出,万历帝虽然三十年不上朝但是国家军权却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内阁虽然当时权力很大可以与君王据理力争,但是,内阁无法掌控军队。明朝的将领是直接听从帝王调遣的。如果内阁控制了武将这些高官,即便万历帝拿出私房钱,也是没有武将敢去挑这个大梁的。
万历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有个性的奇葩皇帝,他确实也不够勤勉三十年不上朝,但他也不完全是一位不问政事的荒唐君王。明朝特有的内阁制度保证了明朝各个官吏部门可以各司其职,再加上万历帝有效的权术保障了自己的皇权。所以万历帝多年不理朝政,又没有能臣辅助,但即便大明王朝突发战争也还能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