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觉得动画是给小孩子看的,所以很多人不会去看动画,但是疯狂动物城是所有人都可以看的,其中蕴含了很多道理,也非常有趣,让人能思考
这部动画片之所以风靡全球,首当其中的原因当然是给观众展现了一场极其富有想象力的视听盛宴。
片中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出了一个“类人化”的动物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群体特征明显,可以看到影片整体构建是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片中,动物城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更像是我们地球上的若干个国家(公安局墙上的地图更是说明了这一点),有大型动物区、中型动物区、小型动物区,还有热带雨林区、热带沙漠区、冰川区等等,完整的复刻了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
片中也完整复刻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机制和潜规则。像是片子中对于职场新人的排挤,更是体现了潜规则的存在。而片中在构建整个社会机构系统的同时还不忘留下几笔讽刺,特别逗比的就是树懒,完美的讽刺了美国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的弊病。
除此之外,片子的原创音乐也是一大亮点。本片原创音乐由曾经凭借“Let it go”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奖的詹妮弗李夫妇创作,节奏充满了激情,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让我们不禁为他们点个赞。特别是由夏奇拉演唱的片头曲“Try Everything”,让人听了全身都燃烧起来。
成人化的励志故事
这部动画片在设定上属于典型的“职场菜鸟成功记+市井屌丝逆袭记”。这首先体现在两位主角的设定上。
朱迪兔的设定是典型的职场菜鸟,初入职场,满怀梦想,渴望着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一切。所以兔子的性格本身充满了阳光,这样的一个角色战胜一切困难最终取得认可的故事,本身比较容易取得普通群体的认同。
而尼克狐的设定是市井屌丝,这个角色本身充满了市井小人物的狡黠,他投机取巧,靠小聪明赢取暴利,属于令人不齿的下作小老板。但是这个角色却有着令人同情的过往,而且在本身也有着对于梦想的追求,这样的设定使得人物本身产生了极大的反差,充满了矛盾性。屌丝逆袭的故事向来都是喜闻乐见的典型,而这部《疯狂动物城》无疑是抓住了观众的这一口味,无论从人物设定还是故事情节上,都充满了这种向上的正能量,这样的故事可以满足观众对于电影的期待。
美式普世价值观蕴含其中
近两年,迪士尼的动画大片有一个显著的变化——从个人英雄主义逐渐向着普世价值观过渡。2013年底一部《冰雪奇缘》横空出世,片中对于个性解放和传统价值观对撞的主题以及那首著名的“出柜之歌”——Let it go,着实是将迪士尼带入了一个新的普世价值浪潮中。而这一部《疯狂动物城》更是将这种普世价值观体现得淋漓尽致。
片中“食草动物”一方代表着主流群体,而“食肉动物”一方被认定为具有潜在威胁、有失教养群体。在西方的传统价值观中,对于各种边缘群体一向是视而不见,比如黑人、女性、LGBT群体、其他有色人种,甚至于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歧视,针对于这些特殊群体的攻击也从未停止过,甚至有些人群公然在报纸上、网络上发表“黑人低劣论”、“同性恋有害论”来中伤这些群体。而片中对于代表这一类群体的“食肉动物”出于理性的迫害,则再现了美国传统价值观对于边缘群体的否定与排斥。而片中表现的对于这种压迫的反抗,在现今的主流价值观中,无疑能够激起更多美国人的共鸣。
而这部作品与前几年的《冰雪奇缘》等作品也有不同之处,那些作品更多的着力于个人解放与个性的自由,包括《沉睡魔咒》、《灰姑娘》等,所表现的大多数是个人对于主流价值观的反抗。而这部《疯狂动物城》则表现了一整个群体的解放,片中的食肉动物群体代表了世界上所有遭受无理迫害的群体,他们的反抗无疑表现了西方近几年来的边缘群体解放的大思潮,也体现了未来社会越来越趋于消除歧视、自由平等的大趋势。
有一个细节特别逗,朱迪兔的隔壁邻居居然是两头喜欢吵架的的公的......(你懂的!嘻嘻)。在前年的《冰雪奇缘》中那个店老板的全家福上有两个爸爸,这回又是两头公羊,看来迪士尼真是力挺LGBT群体到底了!
正是这种表现了美国自由平等普世价值观的内核,赋予了这部片子非同寻常的意义,使得这部优秀的美国动画片在娱乐性和精神上两方面与全世界的观众产生的共鸣,因此这样的一部动画片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