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怎么办?

2025-05-21 00:11:4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维生素k缺乏,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明确原因后外再对症治疗。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黄疸通常在1~2周达到高峰,1~2个月内消退。胆石症黄疸常为间歇性,黄疸呈波动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的黄疸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慢性溶血性黄疸在急性溶血性危机中可迅速呈现深黄疸。患者在术前和术前血栓筛查项目和临床。

目的是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是否有缺陷,防止术中大量出血。人体的止血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凝血功能不完善,血管壁弹性纤维发育不完善,血管壁比较脆弱,容易发生内出血。所有能导致胎儿缺氧的因素都能导致颅内出血,如胎盘早期剥离、脐带脱垂、母体心脏病、贫血等。分娩时早期服用吗啡类镇静剂可抑制胎儿的呼吸中枢和缺氧。在缺氧条件下,脑组织可发生脑水肿和充血,脑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血液外流。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头部受到挤压、牵引和变形,分娩损伤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凝血酶原的高活性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凝血酶原的作用主要是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转化为凝血酶,促进凝血,帮助止血。目前,可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和步行量,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凝血功能。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健康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

新生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偏高一般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平时可以多给孩子吃钙含量高的食物,多晒太阳,增加钙的吸收,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如果新生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不是很高,则问题不大,暂时不需要处理。如果时间偏高严重需要去血液科治疗,此类症状常见于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疾病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并且凝血酶原时间与脑梗死的高凝状态有关。

回答2:

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