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贷红火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大学生消费力何以超强的一个原因。冷静想想,大学生为什么容易成为放高利贷者的猎物?既然高利贷本身就是个陷阱,又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套?
需要承认,进入高校之前,孩子们一路应付各种“考考考”,上大学之后出现肆无忌惮地“买买买”。这不能全怪孩子,相反,孩子们的超强消费能力,是学校、家庭、社会“惯”出来的。素质教育说了这么多年,我们其实至今还没有教会孩子们正确的生活观、消费观和价值观。他们是应付考试的高手,但面对社会则就像是一群没长大的孩子。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进入高校,意味着第一次真正脱离了父母的照料,成为个人独立生活的开始。应该说,独立生活能力,不能从大学才开始自我摸索,相反,生活、情商、财商等能力教育和培养需要从娃娃抓起。
个人看来,一是受到蝇头小利的驱使,缺乏对投资的判断
二是,学业生活急需用钱(学业用钱非正常用钱,比如说包过四六级,考研改分 ,复试找关系等等,一时的糊涂)
三是我最看不起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虚荣,基本上贷款的都是为了自己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