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从1998年开始组建,1999年开始派遣,采取自愿报名、公开招募、定期轮换的“志愿+接力”方式,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从2011年7月开始,支教团已并入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基础教育专项实施,享受西部计划有关待遇政策。
1999-2014年,从全国170所高校公开招募派遣了16批9856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中西部20个省(区、市)近百个贫困县400多所中小学支教。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实践证明,研究生支教团的实施,一是促进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并通过支教团志愿者搭建了高校参与西部发展的桥梁,在服务人才强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在培养知国情、讲奉献、高素质的复合型青年人才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树立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成长的良好导向。三是探索建立了“接力服务、定期轮换”的长效工作机制,延伸了高校和服务县团组织的工作手臂,逐步成为共青团组织引导和鼓励青年学子服务基层,在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生活中受锻炼、长才干、做贡献的有效载体。
第一至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高校及人数 时间 招募人数 招募高校数 服务地 1999年(第一届) 101 22 5省7县 2000年(第二届) 131 33 10省16县 2001年(第三届) 163 36 12省21县 2002年(第四届) 257 50 17省38县 2003年(第五届) 315 64 19省53县 2004年(第六届) 410 65 19省55县 2005年(第七届) 440 65 19省57县 2006年(第八届) 492 72 19省69县 2007年(第九届) 601 83 20省76县 2008年(第十届) 619 78 20省76县 2009年(第十一届) 646 79 20省78县 2010年(第十二届) 731 88 20省82县 2011年(第十三届) 760 91 17省95县 2012年(第十四届) 843 98 17省105县 2013年(第十五届) 1514 143 17省208县 2014年(第十六届) 1831 170 17省258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