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这是任何一个人站在满天繁星的夜空下都会产生的第一个直观感受。星星虽然如此众多,但人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如此多的星星中,仅仅有五颗星星与其他的星星明显不同。这五颗星星就是五大行星,之所以叫“行星”,就是说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会“行动”。除了这五颗外,其余的成千上万颗星星全都叫“恒星”,但是,所谓的“恒”并不是说它们在天空中的绝对位置恒定不动,而是说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是“恒定”的。所有的恒星有两种整体运动,用肉眼观察就可以发现。其中一种运动是每天都绕着北天极旋转的周日运动,人们后来明白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其实,恒星并没有绕着地球北天极旋转。
另一种运动是恒星每年周期性地绕着黄道带转动的周年运动,人们后来明白这是由于地球的绕日公转引起的,恒星本身也没有动过。如果排除这两种视运动,那么恒星确实是恒定不动的。人们认为恒星不但是位置固定不动,连它们的数量也是恒定不变的,都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嵌在恒星圈层上,所有的人都对此深信不疑。但是这个观念,在1572年开始发生了改变,那年发生的一个奇特天象,使欧洲的天文学界开始意识到,恒星未必就真是一成不变的。
1717年,61岁的哈雷发表了一篇论文,他指出:经过对托勒密时期的星表与现代最新的星表的细细比较发现,1700多年来,天狼星、大角星、南河三这三颗恒星的位置肯定发生了变化,并且绝不是由于观测误差引起的。这三颗恒星都是全天中最亮的几颗星星之一,也是离地球相对最近的几颗恒星之一。这篇论文一出,犹如一颗炸雷,在天文学界激起极大反响。
几千年来,恒星恒定不动是如此根深蒂固的认知,它代表的是宇宙的完美、上帝的伟大,大批的天文学家都开始研究对比不同时期的星表,结果,事实毫不留情地粉碎了上帝创造的永恒:恒星确实在动,这被天文学家称为“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