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与李逵同时反对诏安,宋江的什么做法却让人寒心,可谓伤心欲绝?

宋江的什么做法却让人寒心,可谓伤心欲绝?
2025-05-15 23:12:2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在宋江喝醉酒时,他总会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也就是答应朝廷的诏安,不过武松和李逵直接站出来反对他。宋江就作势让人把李逵拉下去砍了,而没有动武松,真是让人寒心。

在《水浒传》中,宋江是一个保守争议的角色,一方面,他作为梁山好汉,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且广招人才;另一方面,他骨子里的那种软弱,让他答应了诏安,让众多好汉无路可走。从对抗朝廷再到答应朝廷的诏安,或许是这本书的必然结局,毕竟当时写书也是受到限制的,要是最后也是继续对抗朝廷,恐怕这本书很难存在于世间了,而且作者的性命也不保了。

宋江在多次喝酒中,都借着酒劲暗示过自己想要答应朝廷的诏安,过上安分的生活。起初梁山好汉们都是以为自己的老大哥喝醉了,在这里说胡话,可是时间久了,宋江说的次数也多了,大家开始坐不住了。在重阳佳节之际,宋江继续在酒楼喝酒,趁着酒劲,宋江就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这一句,不过这次他们可受不了了。

先是武松站起来说整天喊着诏安,兄弟们的心都寒了。李逵看着武松起来反抗,也把自己内心想法喊了出来,就说:“招安招安!招个甚么鸟安!”一时间宋江下不来台,但是他考虑到武松的名气大,而且要面子,所以最后就说把李逵拖出去砍了。最后也拉着李逵一起死了,一代好汉,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回答2:


说到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书中讲述了北宋年间一群好汉因不满官府压迫而相聚梁山,共同反抗朝廷的故事。后来被招安反为朝廷做事直到最终消亡的故事。作为本书中的主人公,宋江更是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对其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宋江作为梁山好汉,自然有其英雄气概和人格魅力,对他的赞美不难理解。而对于他的贬低,主要是因为宋江性格里的软弱。他带领梁山众兄弟接受朝廷招安一事,几乎成为其一生最大的污点。


但是当宋江提出招安的时候,他的兄弟武松和李逵并不同意招安。所以当宋江提出招安的时候,李逵和武松便爆发了,而且李逵抬起脚便把桌子踢到,这时候,宋江大怒而其喊到你这黒厮竟如此无礼,说完便要让左右拉下去将他砍了。宋江这种做法无疑是寒了他的兄弟们的心,兄弟们将他作为老大,不仅仅是因为宋江的仗义,而且是因为宋江十分受手下兄弟们的尊敬。


我们都知道《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们之所以上梁山,是因为当时朝廷是十分昏暗的,而且统治者十分的昏庸。几乎每一个好汉都受过当时朝廷的压迫。而作为领头人之一的宋江也受过当时朝廷的压迫,但是宋江想让个兄弟们以后在历史上有一个好的名声。他不想让把众兄弟们都称之为土匪。所以宋江想到俺也是有他的道理的。而且宋江本身之前也是一个当官的。作为那时封建时候的老百姓,心里难免都想为朝廷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即便是朝廷十分的昏庸,而且宋江当时也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有可能会改变当时朝廷的这种现状。但当他照完之后,才发现他自己也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他亲手将自己的众兄弟一步步地送入虎口。最后也是他间接的害死了自己的兄弟。不得不说确实是令人唏嘘啊!

回答3:

一个有教养的男人,就要像宋江那样。当别人侮辱他时,挑衅他时,得罪他时。永远也不气恼,永远保持男人风度,从不和人计较。总是表现得很豁达,很宽容。过后再让李逵砍了对方全家。


李逵对宋江如此忠诚,却为何结局让人心寒?宋江这个人城府非常深,也非常的聪明,颇富有人格魅力,但是骨子里却透漏了一种懦弱。《水浒传》里面是这么说的,重阳佳节时,宋江和哥几个一起喝酒斗嘴,喝到痛快之处,大家也都口无遮拦。

宋江自己也喝得晕头转向,还借着七分醉,写下一首《满江红》。正当他伴着歌声得意之时突然唱了一句:“望天王降诏早诏安。”他不唱这一句话,没事儿。唱完这句话,身边的人就坐不住了,首先按耐不住的就是武松。虽然大家都是粗老爷们,可是你这么一句话,靠大家的智商还是能听明白什么意思的!


武松一手拍桌子:“你今天喊着诏安,明天也喊着诏安,也不怕寒了兄弟们的心。”这黑旋风李逵也颇有微词:“诏安,诏安!你天天嚎着诏个什么鸟安!”说罢,一脚就把桌子踢翻。宋江一看小兔崽子,反了你不成:“你这黑驴竟敢如此无礼。”说完还准备让左右手把他拖出去剁了,当然这些只是做做戏罢了,毕竟李逵这种忠心耿耿听话的小跟班,还是很难找的。


当然后面宋江还是如愿以偿,通过看花灯瓦解了一些反对诏安人的心态。前面也说了,当别人反对宋江时,他可以让李逵剁了人家全家!可是李逵反对他时,果不其然,最后他亲手毒死了李逵。

回答4:

其实不招安,也不行,不招安就要和朝廷对抗,最后结局还是抗不过朝廷,俗话说胳膊拗不过大腿吗

回答5:

因为宋江这个人非常的自私,不顾别人的反对,一直想被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