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徐庶在母亲死后,为什么不再次去投奔刘备?

2025-05-10 19:44:0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因为对徐庶来说,他的名节才是最重要的。假如他真的从刘备那里跳槽跑到了曹操阵营,再从曹操阵营那里叛逃出来再跑到刘备这里,这样“反复横跳”的话,必然会让他成为天下士子口中的笑柄。

我们都知道,三国乱世,人才辈出,而刘备手下的军师徐庶,也算是智谋排在天下前列的一代奇才。他本来是颍州人士,当年和卧龙诸葛亮,冢虎司马懿,凤雏庞统等人一同学艺在水镜先生司马徽的门下;

尽管论名声, 他比起孔明,司马仲达都要略逊一筹,但是真才实学,他丝毫不比大名鼎鼎的诸葛亮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犹有过之。徐庶的军事指挥天赋,临场应变能力,恐怕只有庞统才能和他媲美。

当年,他被曹操一封书信,从刘备那里跳槽,被忽悠到了许昌;结果,他的老母亲听说徐庶离开了大名鼎鼎的“刘皇叔”,直接当场自杀。徐庶对此,也是相当悔恨,他马上立下誓言,不再为曹操献出一计一策。

当然,很多人也觉得,徐庶既然这么后悔的话,他干脆直接从曹操那里跑出来,再回到刘备麾下,不就“忠孝两全”了吗?得到了徐庶匡扶的刘备,恐怕也真的“一飞冲天”;

假如荆州之战的时候,关羽身边有徐庶在场,那么结果恐怕会大有不同。毕竟,吕蒙,陆逊那点小伎俩,必定是瞒不过徐庶的眼睛的;而心高气傲的关二爷,也罕见的非常敬佩徐庶。

但是,对于徐庶这样的文人来说,名节是最重要的,能不能大展雄才还是其次。假如他真的“两易其主”,还是反复横跳的话,必定会成为许多人口中的笑柄,跟当年的“三姓家奴”吕布有一拼。

对徐庶来说,他宁可日日遭受悔恨的煎熬,也不可能这么做了。

回答2:

因为当时他被曹操克扣在营中,一个文弱书生无法逃出千军万马之中,只能委身在曹操身边,但是也不给曹操出谋划策。

回答3:

因为他觉得如果自己再去投奔刘备的话,肯定会被天下人耻笑。而且曹操也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回答4:

因为曹操不会让他去的,虽然没有把他关起来,但监视他的人还是时刻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