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感受性反射是如何调节血压的?有何生理意义

2025-05-18 07:55:2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你好!!当血压过高或过低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会发生变化,反射性的兴奋神经使血管壁的平滑肌舒张或收缩,保证其通透性增加或降低,使体内血压相对平衡!
具体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效应是使心率减慢,外周阻力降低,血压回降。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感受装置是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称为动脉压力感受器。动脉压力感受器并不是直接感受血压的变化,而是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被牵张的程度就增大,压力感受器发放的神经冲动也就增多。在一定范围内,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与动脉管壁的扩张程度成正比。
反射效应
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通过中枢机制,使心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降低,故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迷走紧张减弱,交感紧张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高,血压回升。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
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在于保持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该反射在心排出量、外周阻力、血量等发生突然变化的情况下,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动脉血压不至发生过分的波动,因此在生理学中将动脉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称为缓冲神经。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并不起重要作用。在慢性高血压患者或实验性高血压的动物中,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工作范围发生改变,即在高于正常的血压水平上进行工作,故动脉血压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回答2:

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在于保持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
该反射在心输出量、外周阻力、血量等发生突然变化的情况下,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动脉血压不致发生过分的波动,因此在生理学中将动脉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称为缓冲神经。
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并不起重要作用。在慢性高血压患者或实验性高血压的动物中,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工作范围发生改变,即发生重调定,反射可在高于正常的血压水平上进行工作,故动脉血压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回答3:

压力感受性反射,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这一反射过程引起的效应是使血压下降,故又称减压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