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我市路政管理工作

2025-05-11 09:07:0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如何管理好公路,维护好路产路权,应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一)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文明服务意识。
随着交通行政诉讼和非诉讼案件的明显增多,对路政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要求就必须更高,为此要着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提高路政执法队伍的整体水平。
首先,各级路政执法人员要认真学习公路法律、法规和路政管理业务理论,积极参加省、市公路交通部门举办的路政执法人员培训班,掌握业务知识,增强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
其次经常聘请法律界人士给路政人员授课、培训,并指导以法办案的实践活动。
再次是路政人员在行使依法治路、保护路产、维护路权职责过程中,要自觉地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把树立公路行业良好风气作为“形象工程”来抓。
四是路政人员必须规范执法行为,按照规定着装,佩载行政执法证件,亮证执法,认真按照《交通行政执法忌语》和《交通行政执法禁令》的要求,文明执法,坚持把文明用语和执法行为是否规范,纳入路政执法人员考核内容之中。
五是逐步改变事后查处的被动式管理,转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式管理,必须加强路政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一些可能危害公路的行为,做到早预防、早监控、早制止,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既可减轻管理相对人的经济负担,又降低了执法行为成本;提倡对新建或改建的公路,在工程尚未竣工前就提前介入路政管理,既可防公路附属设施遭到破坏或丢失,又可防沿线群众趁势在路边乱搭乱建。
(二)认真宣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江苏省公路条例》和《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公路交通法律法规,为路政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公路法》、《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在宣贯的力度上仍存在着广度不够、深度不足的问题。新的形势、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加大对《公路法》、《规定》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贯力度,按照省市交通部门的总体部署,做到“报刊有文、电视有形、电台有声、站场有声势、街旁有标语、交通繁华地段有宣传点”,使宣传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把公路法规宣传到千家万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到有规模、有影响、有声势,进一步优化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环境。
 (三)对路政管理人员进行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的整顿。思想整顿,重点解决执法意识和执法宗旨的问题;组织整顿,主要检查路政人员是否具备执法资格和执法主体的要求,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纪律整顿,坚持杜绝有法不依、执法随意的现象;作风整顿,检查是否做到“两公开,一监督”,制止和杜绝吃、拿、卡、要现象,执法行为是否规范,执法态度是否文明等。要结合实施,认真搞好自查自纠,对违反执法纪律,情节严重,影响极坏的执法人员要坚决注销执法资格,调离执法岗位。通过整顿,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依法行政,执法公正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明执法作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路路政执法队伍。
  (四)建立与人民法院及公路沿线村镇工作联络制度。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突出,执法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交通行政诉讼和非诉讼的案件明显增多。由于《公路法》赋予路政部门强制执行权非常有限,更多的只是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恢复原状”从法理上讲,不是行政处罚行为,又非行政强制措施.若当事人既不停止违法行为,又不恢复原状,公路路政管理法律法规并未授予强制权,路政部门虽然可以依法进行处罚,但却由于没有强制权,尤其是即时强制权,如果要制止这些违法行为继续存在,那么与人民法院的联系也就愈来愈显得重要。为此建立与人民法院的联络制度势在必行,与人民法院定期召开联络会议,可请法院同志授课、培训、指导依法办案,提高路政人员的业务素质,重大路政事案向法院咨询,组织路政人员旁听行政案件的审理,自觉接受司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建立与公路沿线乡镇、村工作联络制度。路政管理涉及千家万户,公路沿线村镇是路政管理的重点,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是路政管理部门依法保护公路必须重视的力量。
第一要向公路沿线乡镇、村群众宣传公路法规,宣传形式要丰富多样,讲究实效,取得沿线乡村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与配合。
第二要建立汇报会,定期向沿线乡镇、村领导汇报路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要求。
(五)创新路政管理机制,实行联动执法。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给路政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路政部门强制执行权力薄弱,在处理案件中有必要与政法部门特别是交警建立公路执法联动机制,实行联合巡查,联合执法,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处置效果。路政管理人员行政执法力度薄弱,整个行业未能形成统一的联合执法格局,执法过程中处罚权限有限等因素制约着公路管理执法工作,在治理车辆超限超载问题上尤为突出。
在当前公路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形下,建议以下两种措施来弥补这一缺陷。
  1、加强部门、区域协作,联合治超。争取上一级公路主管部门的重视,积极寻求相关部门和其他地市同行的支持配合。在路政日常巡查中,主动与运政、交警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及时传递有关违法信息,进行联动、联合处罚违法人员。
  2、建立社会监督举报网络。利用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布辖区养管的所有路段、里程等级和起始点以及举报电话,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将发现的侵害公路行为或双超车辆及时向公路部门举报,与养护道班的兼职路政员一起形成严密的公路监督网。同时,实行举报有奖制度,公布奖励的幅度和标准,给予举报者一定的物质奖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六)开展创建“路政管理示范县”活动。省局开展的创建“路政管理示范县”活动就是为构建和谐的路政管理体系,加大与公路沿线地方政府的配合。在路政管理工作中,加强与地方政府联系,以谦虚的态度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路政管理工作的计划和进展情况,同时也不忘宣传路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争取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策略地推动路政管理向政府行为转变,至少将基层政府的干预降到最低程度。

回答2:

你在管都不知道,谁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