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哪里可以打进口疫苗,急急急

2025-05-19 18:39:1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般人打不了的,有人脉还行

回答2:

当你听说疫苗又出了问题 【方舟子:】 

每隔一段时间,中国就要出现疫苗事件,有的是谣传,有的是真有问题。然后就有人趁机妖魔化疫苗,吓唬大家不要去接种疫苗,特别是不要去接种国产疫苗。现在曝光出来的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也是如此。几年来为疫苗问题我已经写过好几篇文章、做过几个节目了,现在正在外地度假,本来是不想再多说的。但是崔永元翻出了我两年前评论“山东疫苗案”的推特,大骂我是为“疫苗利益集团”洗地的骗子,指挥一大帮粉丝翻墙到我的推特骂街,好像我要对疫苗出问题负责似的;还有人趁机要为那些以前妖魔化疫苗的媒体人翻案,吹捧其为“民族英雄”,我就再说几句。

这次疫苗事件和两年前的山东疫苗案是在不同的环节出了问题,一个是生产商的问题,一个是中间商的问题,但是导致的结果实质还是一样的,就是疫苗质量出了问题。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疫苗质量没有保障,就是严重的公共卫生事故,都应该严惩。“山东疫苗案”的主犯后来被追究刑事责任判了十几年徒刑,这次的长生疫苗案也应该追究负责人的刑事责任,而不应该只是行政处罚。

造假者应该处罚,但是公众也没有必要为此恐慌,把不合格疫苗想像得十分恐怖。这次出问题的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狂犬疫苗,被发现生产记录造假,疫苗本身是不是有问题不清楚。但是这批疫苗并没有出厂上市,即使疫苗有问题也没有造成危害。狂犬疫苗和其他疫苗不同,是比较特殊的治疗性疫苗,如果疫苗有问题,后果会很严重,能导致被狂犬病毒感染的人因为没能产生免疫而死亡,相当于杀人。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有假的狂犬疫苗在市面上流通。有报道有人在被疯狗咬了之后虽然接种了狂犬疫苗但是还是狂犬病发作死亡,怀疑是接种了假疫苗。其实狂犬疫苗的免疫成功率并非百分之百,会有个别人免疫失败或在身体产生抗体之前已经发病,个别的案例是不能证明疫苗有问题的。

第二种有问题的疫苗是百白破疫苗。那个批次的疫苗上市后被抽检发现效价偏低,不合格。也就是说,如果接种了这批疫苗,有可能达不到免疫效果,有效性比较差,甚至完全无效,打了白打。但是疫苗无效的最大危害只是对它针对的那种传染病起不到抵抗作用,本身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网上有传闻说有人打了这种疫苗后失明,这如果不是谣言就是和疫苗接种无关的偶合事件。低效或无效疫苗不是所谓毒疫苗,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因为每个批次的疫苗在上市前都会做安全性检测,合格了才能上市。对疫苗的有效性则只是做抽检。所以上市的疫苗的安全性都有保障,有效性则不一定有保障。

有人说以后要只打进口的疫苗,信不过国产疫苗了。其实进口的疫苗也曾经被抽检出效价低不合格,并不是就百分之百没问题,何况有的疫苗只有国产的,没有选择。我女儿在北京生活过几年,我都是选择国产疫苗。我相信国产疫苗有问题的只是少数,因为道理很简单,如果国产疫苗普遍有问题的话,各种传染病早就在中国小孩中流行了。例如,如果国产百白破疫苗有问题的话,它针对的那三种疾病就会出现疫情,而实际上这三种疾病在中国仍然是很少见甚至极其罕见的,说明疫苗免疫还是很有效的。

易中天愤怒地问:“已经接种问题疫苗的孩子们怎么办?”好像这些孩子会因此受到多大伤害似的。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补种疫苗。在接种疫苗的时候对疫苗的厂家和批次都有记录,哪个小孩接种了问题疫苗是可以查出来的。实在不放心的话,还可以去查查小孩体内是否产生了抗体,有抗体就说明免疫成功了。

总之,对生产问题疫苗的厂商要严惩,但千万不要因此被吓得不敢让自己的小孩接种疫苗。那些趁机妖魔化疫苗吓唬公众的人,和那些生产问题疫苗的厂商一样没有良心。

2018.7.23

“问题疫苗”究竟有多大的问题?

原创: 方舟子 方舟子 前天

(这是2016年“山东疫苗案”的时候写的,但科普的内容并没有过时,虽然崔永元现在因此在大骂我是“骗子”、“给疫苗利益集团洗地”)

近年来国内媒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曝光”国产疫苗又出问题了,然后就引起了家长们一阵恐慌。这一次曝光的是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18个省市。一些媒体用了一个惊人的标题——“毒疫苗”,仿佛接种了这些疫苗就会让人中毒似的,如果那样的话,这么大批量的疫苗早就导致大批被接种者中毒了。

这些疫苗是正规厂商生产的合格疫苗,是没有毒的。问题出在没有严格冷链存储运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除了脊髓灰质炎糖丸,所有儿童用疫苗都应在2~8摄氏度的冷链运输。如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温度偏高,有可能让蛋白质变性,导致疫苗效价降低乃至失效。如果温度偏低,冻起来了,有可能导致抗原和佐剂分离,降低疫苗效价。所以,疫苗没有严格冷链储存运输,并不会变成“毒疫苗”,最大的风险是疫苗失效,打了白打,起不到免疫效果。

但是并不是所有疫苗都对温度很敏感的。实际上不同的疫苗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有的疫苗对温度非常敏感,一旦不在冷链范围就很快失效;有的疫苗非常稳定,即使没有用冷链也长时间不会受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归纳过各种疫苗的温度敏感性

(http://www.who.int/immunization/programmes_systems/supply_chain/resources/VaccineStability_EN.pdf ),根据这个归纳,此次有问题的疫苗的温度

敏感性是这样的:对热很敏感的有水痘减毒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有些敏感的有腮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不敏感的有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脑膜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冻干粉)、狂犬病疫苗。

所以接种了没有冷藏的疫苗,会有多大的风险,还要看是什么样的疫苗。但是有的所谓“专家”却把这种风险大大夸大了。例如有媒体如此报道:

“这是在杀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评论称,接种未经2℃-8℃存储冷链运输的疫苗,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例如狂犬病这类致命性传染病,接种者免疫无效会感染发病死亡。

实际上狂犬病疫苗恰恰是所有疫苗中对温度最不敏感、最稳定的。狂犬病疫苗如果是液体,在37摄氏度环境中可以存放一个月,而如果是冻干粉,在37摄氏度环境中存放时间可长达3个月。

(http://www.path.org/publications/files/TS_vaccine_stability_table.pdf )所以不用担心因为使用了这批没有经过冷藏的狂犬病疫苗而无效导致死亡。曾经有报道有人因为接种了无效狂犬病疫苗没能预防狂犬病的发作而死亡,那是疫苗本身就有问题(比如是假疫苗),而不是因为没有冷链运输存储。担心狂犬病疫苗无效的话,可以在注射后十天左右去查一下体内是否产生相应的抗体。

疫苗没能按要求严格冷链存储运输,在各国都不少见。发展中国家经常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发达国家也不一定能做好。2004年有报告,加拿大安大略省医疗机构有20%没有达到疫苗冷藏储存要求(JAMC, 2004: 171 (90))。也没见这些国家因此引起社会恐慌。

介绍这些情况,不是要为不法商人开脱,而是想告诉大家,这些“问题疫苗”的问题并没有媒体、“专家”说的那么可怕,不要因此吓得不敢让子女去接种疫苗。如果不幸用了这批疫苗,最严重的后果是免疫无效,需要补打。有医生建议在目前情况下暂时停止接种疫苗,这种建议极其愚蠢。这就好比,市场上发现了有某种无效的假药,然后建议病人暂时不要吃药。有这么愚蠢的医生吗?

还有媒体翻出了两三年前的一篇报道《疫苗之殇》,说有人接种疫苗后变傻了、成植物人了、残废了、得怪病了等等,把疫苗接种的后果说得极其可怕。虽然疫苗接种有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是极其罕见,媒体报道的这些病例其实大都跟疫苗接种没有任何关系,连不良反应都算不上,属于偶合现象:那么多人接种疫苗,总会有人碰巧在接种疫苗后得了某种重症,就赖给疫苗,其实不是疫苗导致的。

从“山西疫苗案”开始,某些中国记者就以正义感爆棚的愚昧无知,前赴后继地妖魔化疫苗注射,把无效疫苗说成毒疫苗,把偶合现象说成疫苗不良反应,终于把中国公共卫生搞崩溃了,害人无数。有调查表明,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不会带孩子去打疫苗。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子女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生产、销售无效疫苗的应该严惩,借机吓唬公众制造社会恐慌的也不应放过。

201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