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骆驼都吃,只有双峰野骆驼才是。
所有动物都需要摄入一定的盐分。盐能促进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神经脉冲的传播以及肌肉收缩,还能调节激素和细胞对氧气的消耗、控制尿量生成、口渴以及产生液体(血液、唾液、眼泪、汗液、胃液和胆汁)等。盐对生成胃酸也非常重要。
由于沙漠中获得盐分的途径比较少,所以骆驼需要寻找有盐分的岩石或盐湖补充盐分。
骆驼的血糖水平比别的反刍动物高出两倍以上。早先研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骆驼更能忍耐高浓度的胰岛素,骆驼的许多特异基因与Ⅱ型糖尿病和胰岛素信号传导有关。骆驼吃的盐比牛或羊高出8倍。
扩展资料:
双峰野骆驼的生活习性:
双峰野骆驼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双峰野骆驼属大型反刍哺乳动物,栖息于海拔1000米~3000米的干旱、寒冷、荒漠、半荒漠山区和沙漠中,以红柳、芨芨草、芦苇、骆驼刺、白刺、梭梭、野葱等的枝叶为食,能耐饥渴及冷热,能喝又苦又涩的咸水,吃饱后静卧反刍。
双峰野驼性情温顺,胆小谨慎,适应性强,视觉很好,能辨别各种色彩。而且其机灵敏捷、听觉灵敏,很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得到,奔跑速度较快且有持久性,时速可达每小时40公里~60公里,是很难捕捉和难以接近的动物。
双峰野骆驼属群居动物,活动时一般由十几峰大小不等的集群为规模。每个种群由一峰成年的母驼带领几个或十几个其它母驼和一些未成年幼驼组成。种群大的约二三十峰,小的可达七八峰到十几峰不等。
每个种群一般有固定的活动区域,一般觅食范围20公里~50公里之内,季节转换时才进行几百公里的长途迁徙。另外,公幼驼一旦到了三岁左右,就会被驱逐出种群,去别的种群或过流浪生活。
野骆驼的繁衍是在自然的优胜劣汰中进行的,能够适应严酷的生存环境的个体存活下来,其它的便自然死亡被无情淘汰。野驼每年五六月份脱毛一次,脱毛时身体几乎裸露,野骆驼的寿命一般在20年~35年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峰野骆驼
骆驼素有“沙漠之舟”的美称。直到今天,当沙漠和草原遭到暴风雪袭击,大雪封道,一般交通工具无法通行时,人们还不得不利用骆驼冒风顶雪,把生活必需品运送到交通受阻地区。 因为骆驼的形态结构和习性已完全适应了沙漠生活。它的四脚长而健壮,蹄扁平,跖部有厚厚的肉垫,富有弹性,可免于陷入沙漠中。眼睑双重,具有长长的睫毛,耳孔内布满绒毛,能防止飞沙进入眼睛和耳孔中。鼻孔斜裂,能自由开闭,可避免尘土吸入。骆驼的皮肤很厚,毛亦较长,这又是对气温波动大的环境的一种适应,既可减少太阳辐射的灼热,又能抵御疾风严寒,保持其正常体温。据测试,在它的被毛表面温度高达65℃时,其体温仍可稳定在39℃上下。 骆驼休息时采取蹲伏姿势,着地的肘部、膝部及胸前部等都有一层较厚的胼胝,保护其体肤不被砂砾割伤。 沙漠中水源缺少,但骆驼的嗅觉很灵敏,据说,在一千米以外就能嗅到水或食物的气味,因此它能在茫茫的沙海中探索到草、水丰盛的绿洲。野生骆驼对食物要求不高,通常以沙漠中能找到的艾蒿、盐生植物等为食,而且它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水分;另外骆驼还能饮带有盐分的水。 在沙漠中骆驼最多能几个星期不饮水与进食,却仍能在千里沙漠中行走如常,这是其他哺乳动物无法与之较量的。为什么骆驼有这样顽强的生命力?这与其驼峰的作用有关。原来驼峰是能源和水的贮藏库。饱满的驼峰含脂肪约为体重的20%左右。在缺水时,它利用驼峰脂肪的代谢来获得所需要的水分,通常氧化一克脂肪,不仅可由此得到能量,还可产生1.05克代谢水。另外,骆驼的血液中尚有一定水平的含水量,在失水量为体重的20%时,它的血浆的总失水量仅1升,因此血液循环仍能正常进行。如果及时给它补充水源,只需10分钟左右它即能恢复失去的体重。 野生骆驼有的单独生活,有的成小群生活,它们寿命约50年。在我国,野生的双峰驼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哥们,汗不只是水,还有大量的无机盐,要是无机盐少了,会休克的
因为骆驼常年在沙漠中度过 会出大量的汗水,所以要吃盐补充水分
因为骆驼常年在沙漠中度过 会出大量的汗,所以要吃盐补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