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对祖,这是少对老;行对冲,这是缓对急;者对之,虚词对虚词。
对联的形式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平仄相对),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扩展资料: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联 (语文文学名词)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平仄为平平仄对仄平仄,很公整,上下联又是名对名。好对。胡适之亦然。
猢狲,"孙"对"胡";适在古文中是" 到,行"的意思,所以所以"行'对"适";"之"和"者"是文言文里的常用虚词,所以之对者.所以"孙行者"对"胡适之"是绝对.
此为对联中的无情对。
如: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本人的一个朋友颇善作对联,作有:
春生堂
福建省
亦属于此类无情对。
孙对祖 这是少对老
行对冲 这是缓对急
者对之 虚词对虚词
非常工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