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1)①Fe 2 O 3 (s)+3C(石墨)=2Fe(s)+3CO(g)△H 1 ① C(石墨)+CO 2 (g)=2CO(g)△H 2 ② 由①-②×3,得到热化学方程式:Fe 2 O 3 (s)+3CO(g)=2Fe(s)+3CO 2 (g)△H=△H 1 -3△H 2 , 故答案为:△H 1 -3△H 2; (2)反应Fe 2 O 3 (s)+3CO(g)?2Fe(s)+3CO 2 (g)的平衡常数K=
(3)①令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mol,则: Fe 2 O 3 (s)+3CO(g)?Fe(s)+3CO 2 (g) 开始(mol):11 1 1 变化(mol):nn n n 平衡(mol):1-n 1-n n n 所以K=
②②A、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错误; B、该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会变,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会变,当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正确; C、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增加反应物气体的物质的量平衡不发生移动,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 D、氧化铁是固体,增加Fe 2 O 3 的量,不影响平衡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II.实验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对氧化镁产率的影响. 实验①和③,温度相同,反应时间相同,应研究反应物配比对氧化镁产率的影响,③中反应物配比应为4:1; 实验②和④,反应时间相同,反应物配比相同,温度不同,应是探究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③中反应物配比应为4:1,实验②和③,温度相同、反应物配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探究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4:1;温度对产率的影响;③; 由图表中数据可知,在378K~398K,纳米MgO的粒径大小无明显变化,在383K较低温度下有利于形成较小的颗粒,纳米MgO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故答案为:在378K~398K,纳米MgO的粒径大小无明显变化,在383K较低温度下有利于形成较小的颗粒,纳米MgO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