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有什么症状,怎么诊断的?

2025-05-13 22:42:3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多发性硬化症诊断标准(1) 临床证据:系指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可有客观证据,也可无客观证据。可以完全是患者的主观感觉或在病史中提供的,也可为经医生检查发现的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检查提供的客观体征可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存在一个或以上的受损部位(大脑、脑干、小脑、视神经、脊髓)。在两个临床证据中,其中一个可以用病史来代替,此病史足以提示多发性硬化的一个典型病损部位并且无别的疾病可以解释(如Lhermitte氏征、手失去功能、视神经炎、一过性轻截瘫、典型的复视、肢体麻木)。(2) 病变的亚临床证据:是指通过各种检查发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这些检查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影像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查等。(3) 多发性硬化的典型症状: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受损的症状和体征,不累及灰质和周围神经(除非是髓内部分引起者)。头痛、惊厥、抑郁或意识障碍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无特殊意义。(4)发作次数判定(时间):2次发作间隔必需是1个月以上,每次发作历时必须超过24小时。(5)病灶多发性判定(空间):症状和体征不能用单一的病灶解释。如同时发生双侧视神经炎或两眼在15天内先后受累,应视为单一病灶。只有中枢神经系统明确存在不同部位(大脑、脑干、小脑、视神经、脊髓)的损害,才能认为是两个以上的病灶。

回答2: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脱髓鞘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成年早期,20-40岁左右为发病高峰期,女性多于男性,比率一般为2:1,在临床上,一般为隐匿性疾病,易反复出现症状,可导致神经功能受损,甚至残疾。我国并不是高发区,离赤道越远,发病率越高,与人种有相关性,白种人发病率较高,黄种人和临近赤道的黑种人发病率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