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种选育是指在本品种内部通过选种选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条件等措施,以提高品种性能的一种方法,是开展牦牛系统选育的重要措施。本品种选育的基本任务是保持和发展牦牛的优良特性,增加牦牛品种内优良个体的比重,克服该品种的某些缺点,达到保持品种纯度和提高整个品种质量的目的。
(1)本品种选育的意义和作用
本品种选育一般是在一个品种的生产性能基本上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不必要作重大方向性改变时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在该群体中有较高的频率,但还是需要开展经常性的选育工作。不然,由于遗传漂变、突变、自然选择等作用,优良基因的频率就会降低,甚至消失,品种就会退化。再则任何一个良种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为了保持和发展其优良性能,并克服个别缺点,进行本品种选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本品种选育的基础在于品种内存在差异。任何一个品种,纯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品种的基因型会达到绝对的一致。这种彼此有差异的个体间交配,通过基因的重组,后代中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异,为选择提供丰富的原料。因此,本品种选育可以广泛用于牦牛地方良种的改良提高和新品种的培育。
开展牦牛系统选育的研究应首先以牦牛本品种选育研究为先,即在牦牛品种内部贯彻加强选种选配、改善饲养管理和开展品系繁育等措施以提高牦牛品种性能的技术体系,其基本的任务是保持和发展牦牛的优良特性,增加牦牛种群内优良个体的数量,克服牦牛存在的缺点,最终达到保持牦牛种群的纯度并提高种群质量的目的。进而言之,通过对牦牛生产性能、适应性、生长发育、繁殖力、抗病力等性状和性能的选育,全面提高牦牛的品种质量,增加品种内优良个体的数量,稳定牦牛优良性能的遗传性,纯化性状的基因型,全面实现对牦牛品种选优提纯和提纯复壮的系统选育要求,该项工作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因此,牦牛本品种选育的核心则是“纯种繁育”,其目的是通过选育获得牦牛纯种。
(2)本品种选育的基本原则
1)明确选育目标 选育目标是否明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育效果。如果开始就没有明确的选育方向和目标,或者虽然有但中途屡经改变,是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选育目标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农牧业条件,以及牦牛原有优良特性和存在的缺点,综合加以考虑后拟定。
2)辩证地对待数量和质量 目前,地方牦牛品种数量相对较多,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把提高质量列为本品种选育的首要任务。牦牛的质量不仅表现在生产性能上,而且还必须有优良的种用价值;即具有较高的品种纯度和遗传稳定性,杂交时能表现较好的杂种优势,纯繁时后代比较整齐、不出现分离现象。选择能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从而可改变牦牛的特性和生产性能。但如果牦牛所拥有的个体数量太少,尤其是种公牛,选育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数量和质量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必须全面兼顾,才能使本品种选育取得预期效果。
3)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异质性 牦牛有1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地方品种,这反映了牦牛的异质性。牦牛的一致性就是其12个不同地方品种的共性反映,表现为牦牛的品种特征、特性。有了一致性才能使不同品种互相区别并反映1个品种的存在,才能保证品种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在本品种选育时,应通过选种选配尽量使一个品种内的个体,在主要性状上逐渐达到统一的标准。这是本品种选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品种的异质性也是必要的,没有一定的内在差异,就没有发展前途。因此,选育时对于品种内原有的类型差异,应尽量保存和利用;原品种内类型不清晰的,还应通过品系繁育使杂乱的异质性系统化、类型化。
(3)本品种选育的基本措施
1)加强领导和建立选育机构 在开展牦牛本品种选育时,必须加强领导和成立相应的选育协作组织。这是开展本品种选育的组织保证。协作组建立后,应进行调查研究,详细了解该牦牛品种的主要性能、优点、缺点、数量、分布,形成的历史条件等,然后确定选育方向,拟定选育目标,并制订统一的选育计划。
2)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良种繁育体系一般可由育种场、良种繁殖场和一般的繁殖饲养场或专业合作社三级组成。在良种选育地区办好专业的育种场,并建立选育核心群,这是本品种选育中的一项关键措施。育种场的种用牦牛由产区经普查鉴定选出,并在场内按科学饲养管理模式培育,在此基础上实行严格的选种选配,还可进行品系繁育、近交、后裔测验、同胞测验等较细致的育种工作。通过比较系统的选育工作,培育出大批优良的符合品种标准的牦牛个体。
3)健全性能测定制度和严格选种选配 育种群的牦牛,都应按全国统一的有关技术规定,及时、准确地做好性能测定工作,建立健全牦牛育种档案,这是选种选配必不可少的原始依据。承担良种选育任务的场(站),都应有专人负责做好这一工作。选种选配是本品种选育的主要手段。适当多留种公牦牛,给予良好的培育条件,通过本身以及同胞或后裔测定,选出一批较好的牦牛种公牛,更换产区低劣种公牛,是一个既经济又能迅速提高牦牛群体质量的有效措施。在选配方面,应根据本品种选育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方式。在育种场的核心群中,为了建立品系或纯化,可以采用不同程度的近交。在良种产区或一般繁殖群中,则应避免近交。
4)科学牧养与合理培育 良种还需要良养。只有在比较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良种才有可能发挥其高产性能。我国牦牛出现品种退化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还在于牧养管理方式不当,营养调控水平低。因此,在开展本品种选育时,应加强饲养管理、进行合理培育。
5)开展品系繁育 品系繁育是加快选育进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开展品系繁育时,应根据品种不同特点及育种群、育种场地等具体条件,采用不同的建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