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以推行聘用制为突破口,以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为重点,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要突出抓好科学设置岗位、严格聘用程序、依法签订聘用合同等环节,规范聘用操作程序,把推行聘用制与岗位管理结合起来,切实转变用人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结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实行分类管理,执行不同的工资制度和不同的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一套适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各类岗位要求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和发展,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基本形成符合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特点的用人、分配、考核、奖惩和社会保险福利等制度,逐步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根据我市“十一五”规划,市委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 “人才兴市”战略,以雄厚的人才资源支撑和推进三亚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可以说,人才资源是实现三亚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三年来,我市为增强机关活力,在全国重点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引进高素质紧缺人才63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9人,优化了机关人员结构。但事业单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市专业技术人才大多集中在国家举办的各类教育、卫生、科研事业单位中,事业单位是我市人才资源的重要聚集地和实施“人才兴市”的重要阵地,也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点领域。因此,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我市社会事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首要任务。
1、加快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组织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按照民主、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选拔确定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动态管理。根据我市发展的实际需要,每年遴选10名年龄在40岁以下,有发展潜力的尖子人才,到国内外知名学府或科研机构深造,加速成才;遴选1O名年龄40岁以下具有硕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到国(境)外研修;积蓄后备骨干人才。定期从高校、科研单位选拔35岁左右、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市级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中来。通过“一推双考”等方式,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副处级事业单位领导干部。
2、多手段引进国内优秀人才智力。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全国招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采取聘任、兼职等方式邀请他们来三亚进行学术交流、技术指导和科技攻关。尽快建立“专家协会”,发挥好专家教授与专业技术性强的事业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帮助事业单位组建“智囊团”,解决重大技术难题,搞好技术创新。要把专业技术性强的事业单位如科研单位等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主要载体,围绕旅游业、热带高效农业、水产养殖业、医疗健康、教育科研等产业,重点引进博士后、博士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实用型人才。加大各方面的宣传力度,吸引国内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和研究生并能提供技术项目和技术服务的人才到我市事业单位工作和任职。
要有开拓性、前瞻性思维,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整体引进人才,发挥人才整体效应,就是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的一项举措。比如市第七小学整体引进东北教师群体,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减少了财政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成本,又直接获得先进的教学经验,为振兴我市教育事业作了很好的示范。整体引进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上互补,保持学术交流中群体智慧的优势和人才队伍的稳定。再如三亚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鲁迅中学等院校在我市的崛起,不仅集中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还带来了资金、设施和新的人才观,提升了城市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