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怎么读音是什么

2025-05-12 21:22:0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鄙,读音:[ bǐ ] 

基本解释

1、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 :鄙师。

2、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 :边鄙。

3、粗俗 :鄙陋。

4、轻蔑,看不起 :鄙视。

5、品质低劣 :卑鄙。

6、谦辞,用于自称 :鄙人。

7、吝啬 :鄙吝。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鄙,五酇为鄙。从邑,啚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鄙,五百家叫“鄙”。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啚”作声旁。

相关词汇解释:

1、鄙视[bǐ shì] 

轻视;看不起:他向来鄙视那些帮闲文人。

2、鄙人[bǐ rén] 

谦辞,对人称自己。

3、可鄙[kě bǐ] 

令人鄙视:可鄙的剽窃行为。损人利己是最~的。

4、鄙薄[bǐ bó] 

轻视;看不起:鄙薄势利小人。

5、卑鄙[bēi bǐ]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卑鄙无耻。

回答2:

一、鄙的拼音bǐ。

二、释义:

1、(见闻)浅薄;(品质)恶劣:~陋。卑~。

2、看不起:可~。~夷。

3、边远的地方:边~。

4、谦辞。用于自称:~人。~见。

三、相关组词:

鄙视 、鄙人 、可鄙 、鄙薄 、鄙俗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啚”是“鄙”的本字。啚,甲骨文(囗,村邑)(廪,设在田野的临时谷仓),表示粮仓之邑。当“啚”的“粮仓之邑”本义消失后,篆文加“邑”(村落)另造“鄙”代替,加强“村落”的含义。造字本义:名词,垦荒种粮的农村边邑。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邑”写成“双耳旁”

文言版《说文解字》:鄙,五酇为鄙。从邑,啚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鄙,五百家叫“鄙”。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啚”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

1、鄙视[bǐ shì] 

轻视;看不起:他向来~那些帮闲文人。

2、鄙人[bǐ rén] 

谦辞,对人称自己。

3、可鄙[kě bǐ] 

令人鄙视:~的剽窃行为。损人利己是最~的。

4、鄙薄[bǐ bó] 

轻视;看不起:~势利小人。脸上露出~的神情。

5、鄙俗[bǐ sú] 

粗俗;庸俗:言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鄙

回答3:

bǐ   部 首 阝 笔 画 13 五 行 水 五 笔 KFLB
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竖、 竖、 横折、 竖、 横折、 横、 横、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基本释义
1.(见闻)浅薄;(品质)恶劣:~陋。卑~。
2.看不起:可~。~夷。
3.边远的地方:边~。
4.谦辞。用于自称:~人。~见。〈名〉
(形声。从邑,啚( bǐ)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同本义 [Bi,five hundred families]
鄙,五酂为鄙。——《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礼·遂人》
县都之治。——《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
以八卿治都鄙。——《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
命司徒,循行县鄙。——《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采邑;小邑
辩其邦国都鄙。——《周书·职方》。注:“邑曰鄙。”
四鄙入保。——《礼记·月令》。注:“界上邑。”
又如:鄙野(郊外偏远的地方);边鄙残破
边邑;边境
群公子皆鄙。——《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注:“边邑也。”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鄙疆(边境);鄙县(边鄙小县);鄙邑(边城)
郊野;郊外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又如:鄙生(乡野儒生)
〈形〉
小;狭
询天下之异文鄙(琐屑)事以快言论。——清· 刘开《问说》
又如:鄙狭(狭窄);鄙吝(形容心胸狭窄)
见识浅薄,行为低下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人贱物亦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鄙朴(朴实粗俗);鄙萎(丑陋而没有精神)
粗俗,庸俗;质朴
性好作诗,词语鄙俚。——《金史·斜卯爱实传》
今之争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财寡也。——《韩非子·五蠹》
又如:鄙俚(乡土的、朴实的。也转为粗俗的意思);鄙朴(朴实粗陋);鄙秽(粗俗恶劣)
自称的谦

回答4:

  鄙拼音:
  [bǐ]
  [释义] 1.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2.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 3.粗俗:~陋。~俗。~夫。~近(庸俗浅近)。 4.轻蔑,看不起:~视。~夷。~弃。~薄。 5.品质低劣:卑~。 6.谦辞,用于自称:~人。~老。~见。 7.吝啬:~吝。~诈(贪吝诈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