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导读]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引路人和领航员。
郭丹
摘要: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总结 出五个方法,希望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引路人和领航员。任何时候都需要教师的适时有效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积极状态。
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新教材无论从知识的编排上,还是插图的设计、活动安排顺序及活动方式上都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自主探究精神的重视和推崇。教师应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醍、鼓舞。”所以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构建民主和谐、平等参与的师生关系。
2.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3. 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必修一中,笔者经常穿插演示法,在讲到自转运动产生昼夜交替时,学生用发亮的灯泡表示太阳,用地球仪演示昼半球和夜半球,并在地球仪上标出晨昏线。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在学习完地球的运动一节后,笔者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然后利用多媒体描述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运动方向、昼夜长短的情况以及变化趋势。这样的演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及时巩固了学习内容。
5.联系最新地理学科的研究信息或地理现象。???
6.联系国际国内时事政治材料,突出学科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7.运用一些巧记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动手画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地图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看图、填图、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使地理课更加充满“地理味”。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看到的现象画出示意图,学生就必须对学习的材料进行积极地加工,把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样,他们手中的图,就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如在讲地球公转与季节一课时,笔者先带领学生读课文,再根据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的现象,在纸上画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侧视图和极地俯视图。然后用视频展示仪展示学生的作图,找出错误,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观察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图、看图、作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