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控浅成热液改造型金矿

2025-05-07 11:54: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本区产在大哈拉军山组火山沉积岩中的金矿(点)数量较多,重要的有伊尔曼德金矿床、京希布拉克金矿床、恰布坎卓塔金矿床、吐拉苏西南金矿床等。毋瑞身等(1996)认为该类金矿总观与日本的南萨型金矿,即硅质岩型非常相似,故称之为硅质岩型金矿;翟伟等(1999)认为伊尔曼德金矿为热泉型金矿;沈远超等认为其为火山化学沉积型。

通过本次工作认为,该类型金矿产在大哈拉军山组第二岩性段——酸性凝灰岩中,其赋矿围岩即是其主要矿源层。该类型金矿是在矿源层的基础上,由于火山期后次火山岩体侵入活动产生的局部流体场的交代蚀变作用而形成的。根据上述事实,作者称该类金矿床为层控浅成热液改造型金矿。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矿区内位于阿恰勒河组底部的角砾状金矿,前人对其成因有两种认识;一种意见认为其属于古风化壳残坡积型或沉积砾岩型金矿(毋瑞身等,1998);另一种意见认为其为经热液交代充填形成的复合成因角砾岩型金矿(李华芹,1998)。我们同意后者的意见,即阿恰勒河组底部的角砾状金矿体是与阿希金矿同时形成的,与阿希金矿具有相同的成因,只是成矿部位不同。或者说,阿希金矿是在阿恰勒河组沉积之后形成的,而阿恰勒河组底部的底砾岩由于其松散的结构,为成矿提供了相应的扩容空间,因而在阿希金矿形成的同时,在阿恰勒河组底部的底砾岩中形成矿化是很正常的。它是在沉积底砾岩形成的基础上,又受成矿流体的影响而形成的,与阿希金矿一样,同属低硫浅成热液型金矿,故本文对该类金矿不再专门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