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验证还没有完全消失,建议继续抗炎治疗.局部配合理疗或热敷.
最好不要哺乳,炎症,药物成分都会随着乳汁进入孩子体内,对孩子造成一定影响.
对于中药不了解,很抱歉.
希望我回答部分对你有帮助
病情分析:
鹿角胶合鹿角粉严格说来,效果是不同的
指导意见:
你是急性乳腺炎,一般你可以自己及时的用热毛巾局部外敷,通常配合消炎治疗就会好转,也可以配合中药治疗如瓜蒌牛蒡汤,暂时不可以哺乳,也可以用吸奶器吸出积乳,一般都会好转
病情分析:
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乳房炎症,常在短期内形成脓肿,多由金葡球菌或链球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 多见于产后2~6周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病菌一般从乳头破口或皲裂处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本病虽然有特效治疗,但发病后痛苦,乳腺组织破坏引起乳房变形,影响喂奶.
指导意见:
1.早期注射休息,暂停患侧乳房哺乳,清洁乳头,乳晕,促进乳汁排泄(用吸乳器或吸吮),凡需切开引流者应终止哺乳.
2.局部用25%硫酸镁湿热敷,理疗.
3.早期可采用青霉素80万~100万U加1%~2%普鲁卡因10ml溶于等渗盐水10~20ml中,在肿块周围封闭注射.
4.全身应用抗生素.为防治严重感染及败血症,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用抗生素,必要时静脉滴注抗生素.
5.中药 清热解毒剂.
6.脓肿已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切口一般以乳头,乳晕为中心呈放射形,乳晕下浅脓肿可沿乳晕做弧形切口,脓肿位于乳房后,应在乳房下部皮肤皱襞1~2厘米做弧形切口.
病情分析:
您好,这种情况是有奶水凝固所导致的硬块,这个与您在喂奶时,没有喂完所导致的,只要没有发烧,就不用再输液了..
指导意见:
建议您每次喂奶的时候,一定要用吸奶器,把奶吸出来,而且您乳房上的硬块,可以用60度左右的热毛巾敷一下,然后再配合手的按摩,这样那个乳块会融化的.
生活护理:
建议您只要乳房一涨就挤,一定要把奶水挤出来,祝您健康幸福
病情分析:
建议在挂头孢替唑呐最好是不要哺乳.
指导意见:
中药治疗.
蒲公英 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急性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
病情分析:
您好!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常在短期内形成脓肿,多由金葡球菌或链球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病菌一般从乳头破口或皲裂处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有文献报道急性乳腺炎初产妇患病占50%,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4∶1.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故又称产褥期乳腺炎.
指导意见:
1.物理疗法 适用于乳腺炎的早期治疗,以促使炎症消退或局限.
(1)冷敷治疗:冷敷能使局部温度下降,毛细血管渗出减少,周围神经传导冲动减缓,具有镇痛,消肿,抑制炎症扩散,减少乳汁的分泌的作用.热敷时脓肿形成较冷敷快,冷敷的切开排脓率为40.42%,低于热敷的切开率(热敷的切开率为82.9%),且冷敷越早越好.
①时机:于急性炎症的早期(发病后的24h内),在炎症尚未被控制的48h内进行,48h后可改为热敷.
②方法:碎冰后,以冷水冲去棱角,置入冰袋.用棉布包裹冰袋外,置于硬结局部3~4h.局部皮肤复温后可再行冷敷.若局部麻痛不可忍受,改为短时间冷敷,冬天可用冷水敷.
③注意问题:在冷敷的同时可多饮水,使乳汁变稀,减少淤滞,利于乳汁的排出,以起到引流及冲洗作用,有利炎症的消退.冷敷时尚须注意防止局部冻伤.如患病后24h内用冷敷尚未能控制者,可放弃冷敷而改为热敷,以利炎症吸收.
(2)热敷治疗:急性乳腺炎起病3天后,局部病灶呈现浸润和渗出改变.此时热敷可增加局部组织血流,促进白细胞趋化,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局限和液化,具有镇痛,消炎的作用.
①时机:发病24h或48h以后,炎症已经局限者.
②方法:以50℃左右温热敷布置于红肿局部,上盖以纱垫保温.每次20~30min,3~4次/d.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
(3)红外线,紫外线:前者热力穿透性强,可达乳房组织的深部,其效果比湿热敷更佳;后者通过光化学作用,具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用.
祝您身体健康!
病情分析: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
1. 乳汁的淤积: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原因有:①乳头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孕妇产前未能及时矫正乳头内陷,婴儿吸乳时困难;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没有及时将乳房内多余乳汁排空.③乳管不通,乳管本身炎症,肿瘤
及外在压迫, 胸罩脱落的纤维亦可堵塞乳管.
2.细菌的侵入乳头内陷时婴儿吸乳困难,易造成乳头周围的破损,是细菌沿淋巴管入侵造成感染的主要途径.另外婴儿经常含乳头而睡,也可使婴儿口腔内炎症直接侵入蔓延至乳管,继而扩散至乳腺间质引起化脓性感染.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
指导意见:
1,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在未形成脓肿期的治疗:
①患侧乳房暂停哺乳,以免影响婴儿健康;同时采取措施促使乳汁通畅排出(
如用吸乳器吸出乳汁等),去除乳汁淤积因素.
②局部理疗,热敷,有利于炎症早期消散;水肿明显者可用25%的硫酸镁湿热
敷.
③局部封闭:可促使早期炎症消散.
④全身抗感染:应用抗生素(头孢霉素类,氧氟沙星,甲哨唑).
⑤中医药治疗:以舒肝清热,化滞通乳为主.另外针灸,挑治,刺血,拔罐,
腕踝针,火针等法,都有较好的效果.一般认为,病程愈短,针灸效果愈好,在24
小时内治疗更佳;病程过长或已化脓者,疗效往往较差.
病情分析:
您好,乳腺炎又称乳痈,乳头破损,风毒之邪入络,内为厥阴之气不行,阳经热熏蒸肝郁于胃热相互影响而成,乳汁淤积,乳络阻塞,气血淤滞
指导意见:
早期乳腺炎的治疗
内服药:汤药:可用瓜蒌牛蒡汤加减: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陈皮,栀子,金银花,柴胡,连翘,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气郁加橘叶,川子;发热明显加生石膏,重用黄芩,肿胀痛者加乳香,没药,赤勺.
成药:散结丹1号投入临床以来,疗效明显,服用方法:每次100粒,每日三次.外用药:金黄膏,玉露膏外敷或芒硝溶液散敷,或者选用乳腺治愈膏外贴,简单方便,有效,
生活护理:
初起阶段注意保持乳汁排出通畅
病情分析:
要捏出来,我也得过一次.听有经验的人说肿块不消的话,挂水也没有用的.
本来是那个有经验的人说要老公吸出来,因为宝宝肚子饱了就不肯再吸了.
可是我老公没用,吸奶器更差劲,没法去医院找产检认识的一个护士妹妹,她告诉我奶水涨起来不要太久,要不很容易乳腺炎,然后她就帮我捏出来,她技术很好,不会太痛.我本来都捏不出来的,她弄一弄就捏出来了,(主要是乳晕上用力,乳房上用双手上下搭住揉搓后,手指在乳晕那里用力,就会有奶水出来,在家里还可以用梳子,从肩膀向乳尖方向梳理,另外用热水热敷后,再捏)记得要捏到乳房发软为止.当然肿快没那么容易消除,你需要你宝宝帮你经常地清空,这样肿快就渐渐不见了,还有你记得以后一涨起来就要捏出来一些.不要涨到发硬就不会再发烧了.
指导意见:
其实有些朋友也会涨奶但是他们就不会乳腺炎,为什么我们会,我发现这和奶路不通有很大关系(奶路通的奶水有6个管,捏出来会喷六股水;奶路不通就只有2,3个管),当然这只是诱因,乳头破裂是直接原因,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疏通奶路才行,你可以用梳子梳理,可以吃一点通草汤帮助.
呵呵,不好意思,有些术语我不会,所以只好按自己说法说一通,不知道你听懂了没有.
病情分析:
您好 根据你您所提供的病史资料 乳腺炎基本可以诊断明确.抗感染治疗是一个过程 至少需要7天 您目前的情况 需要继续抗感染治疗 避免复发 或者转变为慢性乳腺炎,哺乳需要暂时停止 等乳腺炎好转后 可继续哺乳.
指导意见:
上两种药物应该都可以的 鹿茸或者鹿角都有一定的抗炎 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属于比较好的营养保健品.只是差别在于药效的好坏上面.通奶的效果没有明确资料提示.感谢您的提问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健康.
对哺乳期乳腺炎早期,首先要让乳汁引流通畅,用吸奶器或者用按摩方法把乳汁排空,尽量不要让乳汁残留。因为乳汁残留在乳房里面,是会引起细菌的生长。
患有急性乳腺炎的患者首先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明确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比较好。乳腺炎的治疗原则为解毒清热、通乳消肿。成脓期的乳腺炎的治疗有两个原则:一是回乳:二是充分排脓。
成脓期的乳腺炎的治疗有两个原则:二是充分排脓患有急性乳腺炎的患者首先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通乳消肿:一是回乳,明确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比较好。乳腺炎的治疗原则为解毒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