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不是211重本的。
不能因为东财否认了211的优势,更不能因为211否认东财的实力。
211大学的平均水准比非211的高,但是不代表末流的211能比得过强势的非211。
就业和专业的相关度很大,好的专业是找好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找工作的角度,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
各个学校都有优缺点,东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个人角度关键在于锻炼好自己的内功,学校的差异远比不过同班同学之间的差异。在此也祝福东财越来越好,在下一次高校洗牌中能够位列。
东北财经的前身是位于大连的辽宁商业学院与辽宁大学(成立于1952年的东北财经学院并入)部分专业合并而成的辽宁财经学院,是文革期间唯一一所没有停办的财经大学。
十年动乱期间接受了北京被撤销的三所学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三所院校的师资,为我国财经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文革复校以后,东财的起点也比其他财经大学要高。曾经有一句话,财经院校一半的教授在辽财。
1980年,辽宁财经学院由辽宁省划归财政部管理之后发展很快,5年后便更名东北财经大学,位列当时的四大财经之一。但是任何事物发展都有高潮与低潮,随着八九十年代师资回溯,2000年东财划归地方之后,丧失了很多机会。
15年也是一个不短的时间,量的积累导致了后来东财与其他几所财经大学差距拉大。
就现在财经院校的格局:
1.两财一贸(央财上财是985平台,外经贸为211,生源质量超前,就业很好。学术实力上财>央财>外经贸。就业各有优势,主要差别在国企、三资、民企、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去向比例。本科生深造方面北京两校比例偏高,超过50%。上海优越的就业环境,上财本科生更倾向直接就业,深造比例30%左右。)
2.西财中南财(都是985平台。其中西财引进海归力度很大,少数院系的出路可以达到两财一贸的平均水准。由于学科设置的原因,西财的出国和保研质量要比中南稍高一些)
3.东财(与以上五所院校的硬实力相近,属于同一档次。就业与西财中南财基本在同一个档次,保研和出国要受一些影响,但也明显优于前五所以外的其他同类院校。东财仅仅是缺乏“名号”)
4.其他财经院校,尚不能和以上任何一所相提并论
不是211,但是重点;是辽宁最好的文科学校,以财经类专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