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商朝灭亡的原因有何种?

2025-05-12 19:51:1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中兴商朝有多难——150年前商王武丁艰难成功。种种迹象表明,商朝的王权并未完全征服神权、对臣权的约束也不是十分给力。殷墟出土甲骨文记载大部分内容都是祭祀,足见殷人信神拜鬼现象突出。商代立国不久,大臣伊尹就流放商王太甲三年,并摄政当国,以朝诸侯。加强王权,必然要动神权、臣权的奶酪,引发既得利益阶层不满,甚至导致统治集团分崩离析。《殷本纪》中明确讲到,纣王“慢于鬼神”;《封神演义》一开头就写纣王去进香时题淫诗调戏女祸娘娘,女祸招三妖来帮助毁灭商朝江山。说纣王怠慢鬼神的背后,其实是对神权利益集团的怠慢。武王伐纣,联盟了八百诸侯,也足以说明商代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能力之弱。但是,就在这种神权、臣权对王权制约严重的情况下,纣王之前150年的帝武丁做到了“武丁中兴”,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殷本纪》说,武丁想复兴商朝,但又没有贤臣辅佐,即位三年他什么事也不管,所有的事情都由大臣决定,后来想提拔一个叫傅说的人当丞相,还假说是天神托梦推荐的。考古发掘武丁配偶妇好墓时,人们发现妇好就是一个大祭祀、大将军。仅此足见,武丁之所以能中兴商朝,与他对待神权、臣权的策略得当有关系,也正好反衬出纣王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加强王权、压制神权臣权操之过急。

回答2:

商朝六百年基业,历十七代三十一王,在“商纣王帝辛”手里亡的,商朝灭亡的原因是和“商纣王”的残暴分不开的,据史料里记载,商纣王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一个人,就和秦始皇有点类似,甚至要过之,使得上下离心离德,商纣王还荒淫无度,残暴不仁,使得君不仁,臣逃国外做奴隶,八百诸侯拥西岐,有人说商纣王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没有那么坏,但不管怎么说,商纣多么有作为,已是众叛亲离,各诸侯都不拥护的地步了,也有人说商纣败就败在,商部队征伐东夷,让西周有了可乘之机,其实这个逻辑也说不过去,商朝的灭亡不是商军队外调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纣王”残暴,如果说封建王朝末代帝王有太监乱政还说的过去,商纣时可没有太监乱政,众叛亲离和各诸侯的不拥护就很说明问题,这都是商纣一手造成的,如果说商纣继承了上任帝王遗留的国家稳定态势,初始还是好的,但随着帝辛的暴政,国势逐渐恶化,直到分崩离析,最终走向了灭亡。

回答3:

我觉得有内外两个因素:
内因:商朝自己连年对外征战,造成百姓苦不堪言;其次商朝的严格的“法制”还有沉重的赋税更是让人难以承受。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商朝的命运由此可见。
外因:周氏的崛起,加之周氏以怀柔政策迅速收买人心。

回答4:

穷兵黩武有多险——900年后汉武帝何以躲过一劫。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国家虽大,好战必亡。穷兵黩武,举全国之力用兵,必然会置国家于巨大的风险之中。就好比,你本来有一千斤的力量,但当你与八百斤的力量对抗时,再来一个二三百斤的力量你就无法对抗,因为你的余量太小了。商纣之后约900年,汉武帝对匈奴大肆用兵,却为什么能够躲过一劫呢?关键在于统治的基础不同。汉武帝即位时,汉朝经历了文景之治,积累了比较雄厚的国力;并且在大规模对匈奴作战之前,经过景帝、武帝两代的削藩,对诸侯势力进行了有效的打压和控制,统治集团内部相对巩固。而纣王大举用兵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基础。据《殷本纪》记载,商朝六百年几经兴衰,武丁中兴之后更是持续衰败。从武丁到商纣,中间7位商王就没有一位明君,其中“帝甲淫乱,殷复衰”;“帝武乙无道”,喜欢玩侮辱天神的游戏,最终被雷击而死;到纣王之父帝乙时,“殷益衰”。持续的衰弱,可能带给纣王是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所以他十分急切地想要复兴商朝、想要有所作为,但可惜的是他失之于急、没有把握好节奏,在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还没有理顺摆平的情况下,倾全力对外用兵,结果只能是为周武王做嫁衣。

回答5:

商朝自建国倒帝辛,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纣王,对外征讨和扩张的战争就没有停息过——当武王伐纣时商的主力部队还都在边疆,而组织起来抵挡武王的军队士兵基本上是刚刚俘获的奴隶,所以这支军队一上战场就必然失败。战争过多必然劳民伤财,导致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