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当然啦。港剧粤语版的看上去就是一种原滋原味,无可替代的感觉。但是如果是国语版的话,首先看嘴型就对不上,虽然说我不是个有强迫症的人,但是看着真的很不舒服咯,总有种山寨的感觉,或者说总会觉得缺了那么些东西,比如说港味。而且有很多开玩笑的话,调侃的话原本用粤语说出来是很亲切很搞笑的,用普通话根本就表达不了。
反正个人觉得,用国语配音的港剧是有很大的缺陷的,是特别的不完整的。这种感觉珠三角地区以外的人是很难明白的。其实就像是看用国语配音的美剧或者英剧那样。我这里不是抨击配音员,我觉得配音员挺厉害的。主要是一些传统的,核心的,啊怎么说?反正就是,有些东西,有些味道,无论配音配得多好都是没办法完全取代原来的感觉的。
毕竟原配就是原配,是不可取代的。总之我看港剧的时候都会看粤语版的,那种感觉真的特别舒服,如果找不到国语版的,我大多数宁愿不看。
说来也气,我想起了之前阿萨跟周柏豪一起演的《原谅他77次》,额,我没去影院看。事实上我蛮喜欢阿萨的声音的。所以当我找不到粤语版的77次,只能看国语版的时候,听到阿萨的配音,我真的是,心里一百个一万个嫌弃。但是又没办法,实在是找不到粤语版的,唉,难过。等我找到粤语版的我一定再一遍。
怎么说,毕竟粤语也是曾经票选过国语的,而且据说仅仅只是一票之差输给了普通话而已。但是对于一个广东人来说,粤语真的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看港剧的时候,看被配音的港剧跟看原版粤语的的港剧,那种感觉真的没法比。可能对于那些不会说粤语也不会听粤语的人来说,这两者没什么区别,那是因为他们不懂粤语啊。
在懂粤语的人看来,看港剧听粤语,或者说看被配音的港剧比起看任何被配非原语种的好莱坞大片还要难受,不自在,不高兴,不喜欢。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喜欢看港剧,然后喜欢看粤语版本的港剧,看得多了,竟然也能听懂一些粤语了。
粤语版本是演员自己的声音,更能体现出香港的味道,粤语也是方言中比较好听的一类方言,在看电视剧的同时,还能学习类似于“我中意你”“BBQ”等港式表达方式,有很多港剧迷都是更喜欢看粤语版本的。
当然每一部港剧都同时配有国语版本的,这应该是专门针对大陆观众的,国语版本的配音也是不错的,有些演员都是有指定配音演员的,如果同一个演员在不同的电视剧中声音不一样的话,看的时候很容易出戏。
周星驰的经典电影,估计很多人看的都是国语版的,而周星驰那经典的笑声也是属于配音演员发出的,可见周星驰的成功演绎也离不开配音演员的功劳。
有些时候会有先入为主的情况发生,如果你开始看第一集的时候选择了什么语言,那么后面基本是跟随第一集的选择来的。同时还要看电视剧的类型,如果是现代剧,那么可以选择粤语,如果是历史剧,那么就选择看国语,因为看着皇上、娘娘和一众大臣用粤语对话,感觉也是非常奇怪的。
即使是国语版的港剧,配音演员配音的语气语调基本和原声相近,以求不会因为配音而改变人物的性格,然后口型也基本对的上,国语版仍然会有港剧的味道,但有一些到大陆发展的香港演员,用的是大陆的配音演员,自然港剧的味道也就没有了。
我觉得这首先是要建立在你可以听得懂粤语的基础上的感受,反正我看港剧是一定要看粤语版本的,要是港剧配一个国语的音我真的有点受不了,我会看不下去的。本来以为这是我的一个奇葩习惯,后来问了一些朋友才知道,他们也会有这种奇怪的感觉。
如果你平时不使用粤语或者不常看粤语片可能不会有很深的这样的感受,但是类比来说,我也很难接受一部外语片配上国语的音,这会让人觉得特别别扭。其实我觉得出现这样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一个地方的语言不但包含着我们说出的话语,还有肢体语言和情感变化。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在说同一个意思的话语时会有不同表现形式,神态动作也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别可能一两句看不出来,可是连成剧里的情景的时候就把本来小小的差异聚成一个大的点显示出来,所以就有了这种说不出来的别扭。
我们在使用不是我们日常常用的语言时也会遇到有些意思不知道怎么确切地用这种语言表达的尴尬,每种语言都有它的语言特色,有些时候很难用别的语言表现出同样的效果。粤语是一个非常有地方特色的语言,自然会存在一些用其他语言无法表现的东西,所以我觉得看港剧听粤语会更有感觉。
但是有些人并不介意这点差异,也觉得如果要看字幕才能理解的话过于麻烦,所以还是看国语配音比较好,反正这些就是因人而异吧。
最喜欢听粤语了。。。真的很好听!!!
当然啦,港剧就粤语原音啊,我看港剧就只看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