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苜蓿花的资料。

2025-05-17 21:04:4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紫花苜蓿也叫紫苜蓿、苜蓿。原产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高地。我国栽培已有2000
多年历史,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江淮流域也有种植,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
  (1)特征特性
  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为100
~150cm
,茎上多分枝。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或椭圆形。呈总状花序,有小花20
~30
朵,花紫色。荚果螺旋形,内含种子2
~9
粒,种子为肾形,黄褐色。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15
~20
℃最适生长,高温、高湿对其生长不利。抗寒性强,其耐寒品种可耐-20
~-30
℃,有雪覆盖时可耐-40
℃。主根粗壮,根系发达,入土达3
~6m
,能充分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故抗旱能力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沙土、
黏土均可生长,但最适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适宜的土壤pH
在7
~8
。生长期间最忌积水,连续水淹24小时即大量死亡,因此要求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于1m
以下。耐盐碱,成株能耐0.3%以下的盐分,在NaC1
含量为0.2%以下生长良好。
  (2)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播前要求精细整地,并保持土壤墒情,在贫瘠土壤上需施入适量厩肥或磷肥用做底肥。一年四季均可播种,在春季墒情好、风沙危害少的地方可春播。春季干旱、晚霜较迟的地区可在雨季末播种。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可于8
月下旬到9
月中旬播种,秋播墒情好,杂草危害较轻;也可在初冬土壤封冻前播种,寄籽越冬,利用早春土壤化冻时的水分出苗。一般多采用条播,行距为30
~40cm
,播深为1
~2cm
,每亩播种量为1
~1.5kg
。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应及时除杂草。在早春返青前或每次刈割后进行中耕松土,干旱季节和刈割后浇水对提高产草量效果非常显著。每年可刈割3
~4
次,一般亩产干草600
~800kg
,高者可达1000kg
以上。通常4
~5kg鲜草晒制1kg
干草。晒制干草应在10%植株开花时刈割,留茬高度以5cm
为宜。
  (3)经济价值
紫花苜蓿素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而且富含粗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蛋白质中氨基酸比较齐全,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5%~25%,相当于豆饼的一半,比玉米高1
~1.5
倍。适口性好,可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幼嫩的苜蓿饲喂猪、禽、兔和草食性鱼类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饲料。苜蓿草粉可制成颗粒饲料或配制畜、禽、兔、鱼的全价配合饲料。在放牧草地上一般采用苇状羊茅、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这样既可提高饲草的饲用价值,又可防止家畜因食用苜蓿过多引起膨胀病。苜蓿与苏丹草、青刈玉米等混合青贮,饲料效果也很好。苜蓿根须强大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根上长有根瘤,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除满足自身所需氮素之外,还可增加土壤中的氮,因此也是很好的绿肥植物。苜蓿芽菜和早春幼嫩苜蓿枝芽也可供人们食用。
  花语:希望

回答2:

紫花苜蓿,也叫紫苜蓿、苜蓿、苜蓿草等。紫花苜蓿是鹅的优 良饲料,紫花苜蓿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产量高、品质好、用途最 广的品种。号称牧草之王。

特点

(1) 产量高紫花苜蓿产量高而稳定,生产成本低。紫花苜蓿 为长寿牧草,1次种植可利用7〜8年。
在东北地区1年可刈割2〜 3次,每667m2产鲜草2500〜3500kg。开花期刈割的紫花苜蓿,鲜 草的干物质含量为25%〜30%,最高达35%。每667m2产干草可 达500kg以上

(2) 营养丰富营养期(开花期前)干物质中含粗蛋白 26。1%,开花期为18。 2%〜22%。按1: (3〜4)比例与其他牧草搭 配喂鹅,可节省精料40%〜60%。

(3) 适应性强,多年生紫花苜蓿喜欢温暖半干旱气候,耐寒 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含钙丰富的土 壤最好。

(4) 养地肥田紫花苜蓿为豆科草类,根部发达,根瘤极多, 固氮能力强。种过紫花苜蓿的土地可增加大量的氮素和有机质。种 667m2的紫花苜蓿,每年可固氮100kg以上,增加土壤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