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十二卫依次是:左右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武侯卫、(左右监门、左右千牛)
最后两者隋时没有大将军,且到唐代也不领军府,是纯粹的宫廷禁卫职能,因此一般只说“左右十二卫”,即前六卫加左右一共十二个领兵的。
按职能,左右卫、骁骑卫、武卫、威卫、领军卫算一种,左右武侯卫特殊一种,监门特殊一种,千牛特殊一种。
左右卫骁骑卫武卫威卫领军卫的职能,就是“给皇帝一般性看门+陪侍”,是一种“停留性”的职务。就是在皇宫各门内蹲点守着(左右骁骑卫总掌,威卫领军卫东西各管一面)。以及,当皇帝在某处时,在皇帝所在的殿外廊下蹲点守着充场面。唯一到处走的时候,就是皇帝出巡跟在皇帝身边当依仗队走着(武卫是清道队)。
监门的职能,就是“专职看门”,也是一种“停留性”的职务。就是在皇宫各门处看门,和左右卫不同的在于:监门卫管开门关门允准人员通行,左右卫的士兵则管在门边扎场子。
千牛的职能,就是“专职陪侍”,也是一种“停留性”的职务。通常是选高官贵族子弟充任,入殿在皇帝身边持刀列坐,是离皇帝最最近的侍卫。
左右武侯卫的职能,主要是“巡查”,是不同于上面三者的“游动性”的职务。在皇宫里面巡逻纠察,在京城各坊设置“武侯铺”也是巡逻纠察(兼管各坊门的开闭门禁),皇帝出行不是跟着走而是作为“清游队”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巡视清场(注意情场和武卫唱警式清道队的区别)斥候护卫等等。
然后,左右卫骁骑卫武卫威卫武侯卫各自要领府兵(即管理各自所领兵府的日常军令事务),这方面的事务,左右卫掌总。
左右卫对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没有掌总之职。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是各自独立的。
再从皇宫到京城的各种日常军警事务的角度来看:
皇帝所在殿宇警卫:
殿门门禁,监门卫管,允准人员和物资的出出入入。
殿门门卫廊卫台阶卫等等,左右卫的士兵排排坐(门边廊下)或者排排站(阶上阶下)。
殿内御座边近侍,千牛卫排排坐。
殿外来回巡逻的,武侯卫晃悠。
特殊,大朝会时间排场要大,所有左右卫骁骑卫武卫威卫领军卫的士兵依次从台阶站下来。
皇宫整体:
宫门及各殿门门禁,监门卫。
宫门及各殿门门卫(皇帝不在的殿宇就不需要廊卫台阶卫了),骁骑卫威卫领军卫的士兵按东南西北各守各的殿门。
宫殿间巡逻纠察,武侯卫。
京城城门:
城门门禁:这个好像是雍州牧衙门在管。
城门门卫:领军卫,且每个城门旁还有一个武侯卫的武侯铺(但是不是门卫是巡逻点)。
京城各坊及街道:
坊门门禁门卫,武侯卫。
坊内巡逻街道巡逻:武侯卫。